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秦国与匈奴之间是什么关系?匈奴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

时间:2018-10-17编辑:浮泊凉

新生的秦帝国面临着一南一北两大威胁,首要的就是北方的匈奴。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支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游牧于大漠南北。据《山海经》记载:“犬戎(匈奴)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也记载说,匈奴人的祖先是夏王朝的遗民,“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夏朝灭亡后,夏桀被流放,三年后死去,他的儿子淳维带着父亲留下的族人,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后来,他的子孙就在那里繁衍,发展成为一支人数众多的民族,这就是后来的匈奴。

但匈奴这一称呼是汉代才有的,殷商时代称其为“鬼方”,春秋战国时各国对其称呼不同,有“狄”、“戎”和“胡人”等多种称谓。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经济活动以狩猎和畜牧业为主,主要牧养马、牛、羊三种牲畜,其中又以马最为重要,其生活地点也不固定,逐水草而居。《史记》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毋弓,尽为甲骑。”匈奴人从小就在羊背上学习射箭,大一点的时候,射箭技术就很高明了,等再大一点,就开始骑马打猎。成人以后,他们平时是打猎放牧的好手,战时就变成骑射高超、身披铠甲的战士。

匈奴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其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民族习性。在年景好的时候,水草丰美,他们骑马放牧,生活悠闲。但一遇到天灾,游牧经济的弱点就体现出来,面对生存危机的匈奴人就靠掠夺为生。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匈奴人的习惯,所以司马迁说:“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b9b059279df6016da2f6c9060404fc2c.jpg

处在大草原南部的中原民族有这样一个邻居,日子过得肯定不安宁。因此,只要一有实力,中原王朝就会设法征讨匈奴,这一活动从很早就开始了。殷商末年西伯侯率军攻伐夷狄,周穆王讨伐犬戎,都是中原王朝对匈奴的征讨。

周幽王时,申侯联合的犬戎,也是匈奴人的分支,正是他们灭亡了西周,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相继诞生,作为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就曾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会盟诸侯。这里的“攘夷”也主要是指防止北方匈奴人的骚扰劫掠。在整个春秋时期,匈奴及其分支广泛地分布在从西北到东北漫长的边境线上,他们不断南下侵袭,秦、晋、燕等国深受其害。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不断与先进的华夏文明接触,匈奴社会渐渐进入奴隶制阶段。当时的中原各国面临频繁和激烈的兼并战争,无暇顾及北方的匈奴,因此,匈奴常常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大举入侵中原进行掠夺。当时,秦、赵、燕与匈奴为邻,但其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原,各国忙于混战,都在北边修筑了长城,对匈奴采取守势。

但只要一有时机,中原各国就会对匈奴进行打击,保卫本国的安宁。例如,秦国宣太后杀死义渠戎王后,秦军趁机出兵,攻占了义渠戎的属地,在那里设立了北地、上郡和陇西三郡,并修筑长城派兵把守。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后,军事力量迅速崛起。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军主动出击,将匈奴的分支林胡、楼烦等部族击溃,并在那里设立了云中、雁门和代三个郡,也修筑长城防备匈奴。燕国也在其国力强盛时期派秦开率兵击败东胡,在那里修筑长城,设立了辽东、辽西、渔阳等五个郡。

bbf1bd84adc642d571c08dfdcc1878a0.jpg

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后,秦国倾全力进攻六国,六国也是倾全力进行抵抗,各方均无力顾及北部的匈奴。这样,匈奴在十余年间不受打压的发展,势力迅速恢复和壮大。他们利用燕、赵、秦等国相互混战的时机,不断南下侵袭,占领了一块十分肥沃的地区——河套平原。河套平原距离咸阳较近,对秦帝国都城咸阳造成了直接危胁。

秦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始制定和实行巩固大一统的各项措施,暂时未对匈奴反击,随着大一统事业的逐步推进,始皇开始把目光投到匈奴身上。既然这样一位意气风发的皇帝想要着手解决匈奴问题,那秦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古人作战,一般都讲“师出有名”,也许是一时没找到出兵的理由,也许是始皇正在忙于处理内政,对匈奴作战这一决定迟迟未做出。直到公元前215年,始皇突然有了出兵的理由,这理由简单到只有四个字:旧恨新仇。

所谓旧恨,就是始皇在进行统一战争期间,匈奴不断出兵劫掠秦国,还将富庶的河套地区占据。这一地区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地势平坦,匈奴可将这里作为南下的基地。这对当时的秦国,对现在新生的秦王朝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也牵制了秦军不少的兵力。这就是秦国与匈奴的“旧恨”。

新仇有两点:一是来自于始皇的巡游,二是来自于方士卢生的一句话。

公元前215年,始皇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巡游,这次巡游的路线是先到碣石,再自东向西地巡视帝国的北部边境。始皇到碣石后,开始向西巡游,他先后经过辽西、渔阳、雁门、云中诸郡,最后返回都城咸阳。这次巡游,始皇亲眼目睹了匈奴侵扰给北部边疆带来的危害,目睹了被匈奴劫掠后的村庄,那些残垣断壁激怒了始皇,使他下定了讨伐匈奴的决心。

不久,始皇接见了一个叫卢生的方士。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始皇对这个方士非常信任。但这位叫卢生的方士并没有给秦始皇带回长生不老的药,而是给他带回了一本图录,所谓图录,就是预言之书。

e491e1db6484e16a85c4267e17973edd.jpg

卢生对始皇说,这本预言书里面有一句话:“亡秦者胡也。”这句话强烈地刺激了始皇的神经,毕竟这是关系到秦朝存亡的大事。因此,始皇也就没有再问卢生长生不老药的事情,而是问卢生这句话到底是指什么,但卢生也不知道,只好说“天机不可泄露”。始皇对这些可以“通神”的术士一向信任,因此也没有为难卢生。卢生走后,始皇就开始自己揣摩这句话的意思。

想了半天,始皇最终得出结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灭掉秦国的是胡人,而这个胡人就是北方的匈奴人。于是,始皇决定立即做战争动员,选拔将才、储备粮草,秦军开始磨刀霍霍,随时准备杀向北疆,给匈奴致命一击。

行军打仗、攻城略地、保卫国土,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兵,而是有没有一位堪当大任的将领,这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始皇经过慎重的分析后,决定让蒙恬担任秦军主帅。

秦军进行灭六国的战争时,蒙恬并没有担任先锋,而是长年担负守卫北方边境的重任,保卫着首都咸阳的安全。由于长期戍边,蒙恬对北部的山川地形作了深入了解,对匈奴的战法也比较熟悉,并有一套专门针对匈奴骑兵的成熟战法,这就为他创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战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蒙恬曾多次率军与匈奴骑兵对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野战能力是秦军中其他的将领不能比的,因为秦朝的其他将领大多在中原地区进行的是攻城的攻坚战,对于草原上与匈奴的野战并无多少经验,因此始皇认为蒙恬是最适合的人选。

蒙恬得到任命后,决定对匈奴实施分阶段、分步骤的攻击:第一步,歼灭河套地区兵力较弱的匈奴部队,收复河南地。第二部,构筑防御工事,保卫既得成果,并伺机攻下贺兰山、阴山地区,歼灭匈奴主力,将其逐回大漠深处。

蒙恬将北击匈奴的第一目标锁定在河南地,这一目标是十分明智而务实的,因为匈奴的主力在阴山地区和贺兰山地区,南下河南地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而且这一地区十分富庶,得到这一地区后,秦军的后勤补给就变得比较容易,而匈奴的经济实力将会受到较大的打击。

第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包括:将侵入陇西河套地区及原赵国边境的匈奴歼灭或驱逐到贺兰山、原赵长城以北地区,恢复赵武灵王时的边界线。

计划制定后,蒙恬开始行动。他亲率秦军主力从上郡出发,进入河套北部,另派一部偏师从北地郡出发,进入河套南部。

蒙恬率主力大军三十万经榆林北上,迅速攻占了河套北部地区。同时从北地出发的秦军也在河套南部发动攻势,准备充分的秦军进攻十分猛烈,而与此相反,面对突如其来的秦军,匈奴人并为作好战争准备,且在河南地的匈奴多为分散的部落,仓促而分散的抵抗显得很无力。

兵贵神速,蒙恬见匈奴人没能组织起有效力量,就下令秦军迅速推进,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就这样,秦军一路上没有遭遇大的抵抗,就推进到了北河地区,顺利收复了河南地。始皇在那里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并徙民开垦。蒙恬则下令秦军到黄河南岸过冬,等来年春季再对匈奴作战。

在夺取了河南地后,蒙恬认为,匈奴人一定会组织反扑。于是他一边修筑防御工事,一边训练士卒,准备先下手为强,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第二年一开春,蒙恬就亲率主力由九原渡过黄河,向高阙与陶山进军,另一部则西渡黄河,杀向贺兰山。

在高阙、阳山一带,两军主力相遇,展开激战。匈奴的头曼单于刚刚集结好兵力准备南下,没想到秦军会再次主动出击,于是便仓促摆开阵势,准备应战。

与之相反,准备充分、训练有素的秦军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战法。当时,秦军的攻击还是以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为主,想必是借鉴了当年赵将李牧战胜匈奴的经验。但当年赵军用的主要兵器是弓箭,而此时的秦军却大量装备了威力更大的弩。弩代表着当时军事技术的最高峰。匈奴人普遍装备的是弓,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无法与弩相比。而且秦军战车数量较多,上载各式弩箭,一旦齐射,就是万箭齐发的场面,能对敌军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慑。张艺谋在电影《英雄》中就将秦军万箭齐发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果然,两军接近时,秦军战车在前,阻挡匈奴骑兵的冲锋,后边的弩兵和骑射手张弓齐射,箭如雨下。匈奴被这种强大的攻势所震慑,还未冲到秦军阵前就有大量人马伤亡,士气聚降,阵形大乱,几乎溃不成军。秦军的步骑大军趁机掩杀过去,匈奴主力被彻底击溃,死伤惨重。

秦军连战连捷,匈奴遭到致命打击,不敢再留在阴山一带。不久,头曼单于率领残余势力退出阴山和贺兰山地区,向大漠深处北撤七百余里,直到漠南一带。

至此,秦帝国北击匈奴的战役取得完胜。此后,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一直驻守北边,威慑匈奴,并修筑起了长城。始皇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置了九原郡,公元前211年,三万户民众被迁徙到那里从事边疆开发,此后,这块地区就成为秦军抗击匈奴的后勤保障基地。

秦帝国击败匈奴后的第二年,开始征发罪人和百姓,前往北边修筑长城。《史记》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治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主持修筑长城的正是大将蒙恬。

蒙恬修筑的秦长城,西起今天甘肃的临洮,向东一直延伸到了今天朝鲜的平壤,直达海边。蒙恬用四年时间修好了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代价就是无数秦朝百姓的生命。《水经注》中有民谣这样唱道:“生男甚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人们宁愿生女孩也不要男孩,因为生了男孩就要去修建长城,就很可能会死在那里,还不如要个女孩。可见修长城时百姓劳作之艰辛。但幸好这一伟大的工程并不是全新的,而是蒙恬将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而成,若不是这样,将有更多秦国百姓埋骨他乡。

长城的修筑,一方面耗费了秦王朝大量的民力物力,将秦国百姓推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护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确实也起了重大的作用。因此,秦王朝承受了修长城之害,但这确实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业。

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有力地阻止了匈奴骑兵对中原的抢掠,使得秦军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一块宝地,并且对这块宝地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在后来与秦人的交往和联系中,不少匈奴人受中原文化的吸引,南迁中原,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居住和生产,到了汉代,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可以说,正是长城的修建,保卫了中原文明的正常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也为汉代汉民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