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闯王李自成宝藏之谜:李自成宝藏数量惊人

时间:2018-10-09编辑:浮泊凉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进京,崇祯帝吊死自尽,大明王朝灭亡。接下来,和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暴发户”一样,李自成命手下在北京城内搜刮财宝,掘地三尺,无所不用其极。抢掠行动持续了40多天,掠夺了大量的宫廷珍宝,将国库金银财宝席卷一空。

据说当时搜刮到的宝物,用大车装了整整六千辆!文献记载,光白银就有7000万辆,更不用说无数金银首饰。随后,李自成带着这批宝物离开,清军入关后,无论如何寻找都无法再找到这批宝物下落。

目前发现几处李自成的宝藏

宝藏一,广东乐昌山寺庙。

在本世纪初期,也就是2001年间,在我国广东省的乐昌山区,下了一场很大的暴雨,并伴有山洪爆发。暴雨平息后,有村民在一座古庙的附近发现了不少古代的白银。消息传开后,众多村民蜂拥而至,甚至传到了考古部门那里,于是马上派了考古专家赶往乐昌山。

当考古学家赶到后,立马对纹银进行了鉴定,他断定这肯定是闯王李自成宝藏的其中一部分,因为上面刻有“大顺”的字样。这一发现,让他兴奋不已,迅速组织人手,进行勘探和发掘工作。

经过几天的发掘,挖出的白银数量可观。

12d4b5288e94cd98e2dcf9f7c7acfca3.jpg

宝藏二,湖北长江边的深山处。

清朝末年的一本史料书籍《清稗类钞》中,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李自成宝藏的关注热度。书中记载,李自成携带大量金银财宝,逃到湖北境内时,因嫌金银辎重过多而行动迟缓,有心就地把财宝隐藏起来。

他的部下有个杭某就是当地人,于是杭某在长江边的深山里,找了个破败无人的寺庙,把大笔财宝秘密隐藏起来。杭某出家为僧,在此守护宝藏,待到李自成东山再起之时再来取用。

谁知李自成不久被杀,队伍溃散一空。从此杭某成为唯一的知情人。杭某在山中苦守多年,眼见天下已定,李自成再也不回来了,他自然成了这批财宝的主人。

于是还俗下山,买房置地,成了当地富豪。不过他却频繁出入当铺,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奇珍异宝到当铺兑换现银。当铺老板有一天和他喝酒,杭某醉后才吐露一点口风。当铺老板大惊,怕落下销赃之罪名,赶紧收拾买卖逃之夭夭。此后谁也不知杭某下落如何了。

宝藏三,宝藏被藏在茅麓山

张家界永定区是湖南通往湖北省兴山,最为偏僻的一条捷径。在永定区观音山还发现了14件元明时期宫廷用品,这是不是高桂英的老营在撤退中丢失的呢?兴山,在长江上游西陵峡的北侧,与神秘的神农架林区相邻,这里山高水急,形势险要。

位于百羊寨东端的半山腰,还保留着李来亨建的圣帝行宫碑,碑文中注明了李来亨的籍贯是陕西清涧人氏,被南明永历皇帝晋爵为临国公封号。他是大顺军统帅李过的养子,也就是李自成的侄孙。至今,陕北大顺军的后裔们,经常千里迢迢,来这里祭拜祖先。

公元1661年,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清朝平西王吴三桂,杀害于云南昆明后,湖北省西部以李来亨大顺军为主的夔东十三家,就成为当时全国最后的反清基地。

3adc01a09612e2820816e94c595c9dc2.jpg

在茅麓山百羊寨有一间老屋,据说就是大顺军的藏宝库,高桂英和老营人员就驻扎在这个村里。由于当时清兵密探经常混入大顺军营部,所以在老营金库的大门入口,设立七步半台阶,如果来人迈步登阶,不知玄机,就会被哨兵抓获。

专家猜测,高桂英最终把大顺国的宝藏转移到这里,可能考虑到茅麓山形势险要,万无一失。而且这里距离陕北故乡不太遥远。

距李自成失踪之年过去二十一年后。清兵曾经在这里掘地三尺,寻找大顺军的宝藏,可惜一无所获。当地村民在这里,也只是找到一些铜钱和用具。

李自成到底归宿何地,一直困扰着湖北通城县李自成研究会的学者们。他们四处寻找有关线索,却是力图解开另一桩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公案。

2007年一份武吉高速公路的工程汇报中,发现了大顺军余部的居住地。在大顺军后裔家中,他们发现各类大顺文物300余件,其中李自成玺印13颗,高桂英玺印8颗,还有30多位各级大顺军官员的印章40多颗,以及高一功担任通城县官的通城县符1颗。特别是大顺军碑刻的发现,为解开李自成到底归宿何地,这一迷团提供了有力证据。

一块碑刻现收藏于通城县博物馆,其中四句诗文写道:亡吾闯王九宫山,血海深仇恨不消。灭绝通城县贼人,岂能还吾闯王魂?落款为永昌二年。

这座石碑排除了李自成隐居当和尚的说法。说明李自成可能殉难于湖北省通城县九宫山。

66f9f19da713d22532fa45b8bd2a91b5.jpg

宝藏四,山西的一家商铺

山西的一家商铺,因为得了李自成的银子,而迅速成为当地首富,帮助李自成埋宝的山西人,成了富裕的晋商。

在李自成溃败潼关时,河南灵宝的一家商铺的掌柜刘中廉正在他不赚钱的小商铺里忙碌,他没想到他的一生就此改变了,他更没想到两个军汉闯入他的小商铺寄存的货物,正是后来大家拼命寻找的宝藏。

两个军汉粗声粗气问他可不可以寄存货物?刘中廉是做小生意的,哪有不允的道理,满口答应,正好他家仓库也是空的,一点收益也没有,两位军汉又肯给丰厚的租金。

刘中廉没想到,这批货物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成为当地首富,当然这是后话了。

客人走后三四年也没来拿箱子,刘中廉自己也把这件事忘了,后来刘中廉的库房塌了,刘中廉准备维修库房,才发现两位客人还没来取箱子

刘中廉将封条撕下来,才发现是白花花的银子,顿时吓傻了。他起了歹意,贪污了这些银子,用它做本钱做生意,成为富甲一方的晋商。

61ebd8338cc8b232d4aebdd27fc879a9.jpg

宝藏五,湖南的莽林山区

在湖南的莽林山区,也流传着宝藏的传说。

“石岩冲,三座桥,南百步,三窑金。”这句秘诀谁能破解,谁就能成当地首富。从古至今,这种神秘的口诀,加上不断添油加醋的传闻,引诱着无数人前来寻宝。

在莽山脚下的永昌村,有个李自成女儿嫁到该村的说法。经过一路奔波,李自成来到莽山时身体出现问题,背上生了毒疮。幸运的是,他的病被该村叫黄法贵的郎中治好,李自成便把女儿下嫁给了黄郎中,这事被记载在黄家的族谱中。近年,更有人发现了李自成女儿李翠薇的梳妆用品,用品上还刻着“老营”二字。

“老营”就是大顺军的后勤保障机构的名称,大顺军的宝藏就由这个机构管理,这一惊人发现更增强一些人对宝藏藏在莽山的信心。

当地的村民说,李自成拉来的白银上万斤,数目非常多,这笔巨额财宝用十八头驴拉,又雇佣了三十六个挑夫,李自成埋好宝藏后,把知情人全杀了。

七十年代,有很多农民去莽山寻宝,有五个兄弟还对祖先发下重誓,无论谁先发现宝藏,都要有福同享,然而他们却在发现宝藏后自相残杀,于是人们说,莽山有李自成埋下的诅咒,发现宝藏的人不得好死。

天塘村的村民谭相吉绘制出了李自成进驻莽山的路线图,扬言自己基本掌握了破解宝藏玄机的秘密,他发现了叫皇藏岩的地方,认定此地就是宝藏所在地。谭相吉召集了大批的村民进入岩洞挖宝,可结果只是挖到了一些古铜钱币类的东西,宝藏却没有任何发现。

当谭相吉寻宝陷入绝境的时候,他的同伴也是天塘村村民的谢天发突然发现了一块刻有李闯王之墓的石碑,石碑的发现让大伙更加肯定了他们的寻找线索是必对无疑。在莽山的背面有一个溶家洞,传说被清军连续追杀的李自成最后穷途末路,就来到了溶家洞,后来山体遭受雷击导致洞口淹没也就没法再进入了。

就在大伙在莽山一无所获的时候,生活在湖南岳阳平江长寿镇邵阳村的一位村民方斌却无意间获得了一个和闯王李自成宝藏有着密切关系的宝贝。爱好收藏家谱的方斌在一个收废品俞先生收藏的家谱里边发现了李自成的“手谕”,好奇心不死的他没过几天又去了俞先生家里,结果又有了新的发现,一个写有永昌之宝的砚台、一块刻有永昌元年二将军的墓砖、一张公示李自成政府免粮、免捐银的圣谕。

据俞先生介绍,这些东西都是他从附近一个方姓家族的后人手里买回来的。那么李自成究竟和这个方姓家族有什么关系呢?前面说到的手谕里写大致内容是让高一功见到这封手谕赶紧派人来增援,原来高一功在当时是个很有名的大将而且是李自成的小舅子。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翻阅了方家族谱,但从中并未发现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的这段历史,似乎是怕清政府对李自成追杀而刻意隐瞒这段历史,这就说明了方家和李自成有着不想为外人所知的关系。

为了彻底得搞清楚这一切,方斌找到了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的首席鉴定专家黄念曾,经过黄专家仔细的辨证,十分肯定那个砚台和墓砖都是仿造的赝品,而手谕和圣谕找不到任何作假的地方并且至少存在了上百年。

宝藏六,湖南湖南天门山寺

 距离湘西张家界市南郊8千米处的天门山,是武陵南支脉高峰之一,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盛誉。关于天门山,一直有个传说。相传明末,闯王李自成带领着一大帮农民起义军大败明军,攻陷京城后迅速占领皇宫,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宝,后来败退离京时更是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并由其手下大将李过将军负责藏宝一事,以备他日东山再起。

ad0e0d630b4ad9b90b4c4093e39fba1e.jpg

后来,李过为躲避官兵追剿,剃度出家,法号野拂。野拂带着一众徒弟,将之前交予镖局保管的木箱一只一只地装运上船,趁着暮色降临,整装出发了。

几天后,船队在古镇溪口境内的五狮寨下平坦村岸边停了下来。

随着农民起义军土崩瓦解、清廷的建立,野拂抑郁成疾,于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1年)逝世,葬于慈利县高峰茅庵。野拂一死,几船金银珠宝再无下落。据说他在临死前,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只是当年藏宝的民工均被毒死。

村民从山洞里挖出了价值7000万元的文物

观音山,位于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范围内,与天门山相隔数里,宏伟、峻峭。山下有个村子,名叫汪家寨。2001年6月25日,永定区汪家寨村村支书李慈祥和村主任曹玉在村委会中召开村支部会议。李支书在会上发言,号召深入观音山进行探险。

从7月20日开始,考察进行了五六天,一直没有取得重大收获。直到8月15日这天,旅游资源考察队中张金长在路上无意间发现一件锈迹斑斑的东西,他赶紧叫住了李慈祥。两人手挽手,李慈祥抓着一根树藤,张金长又拉着李慈祥,然后由张金长俯身去捡这件东西。张金长拿起这东西一看,原来是一把砍刀的铜柄。因年代久远,刀身已消失不见。

显然,这里曾有人来过。第五天,考察小组爬到观音山山顶,一组队员腰捆麻绳,顺着悬崖往谷地下放,在悬崖中间,一个队员发觉脚踩的地方有泥浆般的东西,于是掀开枯枝茅草仔细看了一下,发觉此处与天然石壁不同,这里更像是由人工垒好的一块补巴,长约三丈。当他掰下一块泥块和一片乱石,又发现泥块中除了石灰和砂浆外,还有一种黏糊糊的东西。

他把采集到的样品摆到考察队员面前,有经验的队员经过分析,一致认定这是一个被封堵的暗洞。面对这一重大发现,队员们决定亲自下去一探究竟。

李慈祥下去后,发现眼前见到的的确是一个朝天石洞,洞前有一小块可以立足的峭岩,但不知为何被人用乱石封堵,如果不仔细查看,极易忽略这一细微的差别。这一发现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也让李慈祥陷入沉思当中。考察小组在对封门洞所处方向做好标记后,于下午返回营地。

10月12日,经区旅游局相关领导的同意,李慈祥带队前往封门洞口处进行开挖。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挖掘工作,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在仅挖出两三米深的洞旁发现一个露出的耳洞。耳洞是空的,李慈祥赶紧划燃了一根火柴,在耳洞的岩孔中发现一根根像乱草根一样的物体,他用手轻轻掏出,拍一拍,物体竟然在手中闪闪发光。“洞里居然有金子!”李慈祥大声惊叫起来。他先后取出搁在岩孔中的金钗、金簪、金箍等物品,共14件。

2001年10月21日,李慈祥在永定区专车及武警护送下驱车前往长沙,将这些珠宝送往省文物局请专家进行鉴定。通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批元明时期的宫廷饰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14件珠宝中,十七花金钗、鸟头金簪两件,属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叶花金钗、素金簪、凤头银钗、凤头银簪、莲花银簪等8件,属国家三级保护文物;其余为一级饰品

此批文物的价值在7000万元左右。仅从耳洞中就掏出如此高价值的财宝,那洞内的财富简直难以估算吧?这些宝物既然确定为元明时期的宫廷饰物,可见建洞的时间应该不会早于元明,那么或许跟李自成藏宝天门山有关,出家后的野拂将宝藏分批藏于天门山附近山头,观音山刚好与天门山只相隔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