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怎么由来的?

时间:2017-04-12编辑:历史狂流

看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时,人们总会联想到中国男尊女卑的封建旧社会。然而,中国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却是一个误会!

这句话的还有上文: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清·张岱《公祭祁夫人文》

《隋唐演义》第三十七回: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何必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叹为有才无德,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女子即使有才,也不傲慢无理,依然谦虚就下,不认为自己的才值得炫耀和称赞,这是形容女子的德行。+这整个误会是因为错解了“无才”的“无”字所造成的。这个“无”字是动词,是“本有而无之”,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

就像“无我”不是真的没有我,而是对于我的一切得失无挂于心的意思;“无念”也不是真的没有念头,而是没有妄念,在念头中依然自在的意思。中国古代其实有很多才女,才并不是说琴棋书画这些,这只能算是艺,才应该指的是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位历史上的大才女——班昭。班昭出身儒学世家,父亲班彪、大哥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二哥班超,是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

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被牵连,死于狱中。《汉书》未成,稿本散乱,班昭继父兄遗志,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

班昭博学多才,五经、辞赋、天文、历史、算术无所不精,对《汉书》的了解更是无人能比。所以很多名士、贵人拜在她的门下。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大学者马融,马融后来成为东汉大儒。卢植、郑玄等学者都是他的弟子,刘备刘皇叔就是卢植的学生。

在中国历史上,除后妃、公主外,能够参与政治的女性凤毛麟角,班昭是其中之一。汉和帝时,班昭多次进入宫廷,成为邓皇后、诸贵人的老师。邓太后临朝听政后,特许班昭参与政事。班昭为政勤奋,邓太后非常满意,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

与司马相如等辞赋大家一样,班昭负责在宫廷的各种休闲场合写作赋、颂,为宫廷生活增加情趣。《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昭著作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谕、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其儿媳丁氏曾编撰成集。

为教育即将出嫁的女儿,班昭写了《女诫》七章。在《女诫》中,班昭认为,女性应该自我贬损、修心养德,专心丈夫、屈从公婆。以此获得丈夫的赞赏、公婆的认可,保障自己的地位,为父母增光。

《女诫》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的价值观让班昭饱受争议。推崇她的人称她为“女中孔夫子”,反对她的人则称她为“女子之大贼”!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时代的进步,是教育普及的成果,更是广大女性一起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