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一夫多妻制真的好?未必!

时间:2017-01-18编辑:梓岚

在古代封建社会,一夫多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皇帝就不用说了,就说民间百姓,谁娶了正房过后不纳一个小妾呢。那么这种风气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答案其实古人早已告诉我们了。

《后汉书·陈蕃传》中就明确记载了此事,东汉时陈蕃上书说:“比年收敛,十伤五六,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zī)计。鄙谚曰:‘盗不可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且聚而不御,必生忧悲之感”。意思就是说皇室的一夫多妻在很大程度上开支费用过大,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

在明代以前,中国总人口一直在六千万以下徘徊,除去自然因素不说,一夫多妻可谓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按照自然繁育的法则,同一个时代男女性别比例差别是很小的,以保持男女比例平衡。但是一夫多妻制打破了这种平衡,特别是皇室后宫对女性占有数量的庞大,再加上同时代各个阶层的多妻,使得社会底层很多男子无妻可娶,终老一生。

可是一夫多妻却并未能实现人们多妻多子的愿望,仅仅是满足了“一夫”的占有欲以及生理欲望。西汉时,后宫平均宫女约五千人,但西汉15个皇帝共生育子女58个,平均每人不足四个子女,与民间一夫一妻生育率大致相等。

一夫多妻制还严重影响了古代人口素质的提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科学证明遗传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原因,古代的帝王们从民间挑选聪明、健康、漂亮的女子入宫,显然也是为了优生优育。但是他们占有很多智慧、聪明、漂亮的女性,却又“聚而不御”,就对中国古代人口带来了巨大影响。

如此一来,留在民间的女性无论是长相或是智力都稍逊一筹。按照遗传学,这种做法,显然对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提高不利,特别是几千年来一代一代这样的选拔,其影响非常深远。梁启超就此说过一句话:“它有害于养生,有害于传种,有害于蒙养,有害于修学,有害于国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