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农民为什么敢起义?

时间:2017-01-16编辑:历史狂流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呼,道尽了农民起义者的心态。下面,我们就详细的看看农民起义的史事。

中国古代王朝的覆灭,都和各种起义有直接关系,陈胜吴广,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赤眉绿林,推翻了新莽政权、黄巾张角,造成了东汉政权明存实亡、黄巢起义,导致繁镇割据、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这些名字的后面,都是一个个被埋葬的王朝。

古代农民为什么敢起义?

规模较小,频次更密的造反起义,就不胜枚举了。据统计,从东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至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七十二年中爆发了三十六次农民起义,差不多就两年一次。北宋,南宋共统治了三百一十六年,农民起义共有三百五十八次,平均每年一点一二次。清代初年至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前的二百多年间,农民起义在三百次以上,每年平均逾一次半。凡此种种,皆令人困惑:何以一个平时看上去老实,却如此轻易地冲冠一怒,走上造反的不归路?要知道,在大一统专制之下,造反可属于十恶不赦,株连九族之罪。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民众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中国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不同,经由军事征服建立的大一统体制,在其顶端是以军事力量为根本的皇权集团,其下则是严密组织的行政官僚体系,不仅在政治上严格禁止挑战,即使在日常治理中,也赋予行政官僚体系无限的权力,于官员则称“大人”,民众则无不为“草民”。一边是高度集中、高严密组织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一边则是分散、孤立、低生产水平的草民。官民之间不仅在统治关系上呈现悬殊对立的态势,更形成了一种单向的经济攫取。专制体制以少制众,为了维持统治,多依靠专横、独断乃至残酷的统治手段,以压制民众反抗,而为了维持体制运行,又需要在经济上持续地从民众身上进行攫取。两者结合之下,大一统专制体制成为了一部集压制和攫取于一身的超级机器。

古代农民为什么敢起义?

在大一统专制帝国下,这种政治悬殊对立和经济攫取的运行,也就为民众的造反埋下了种子。大一统专制体制的独大,使得官家恒大,草民恒弱,治人与治于人之间不仅泾渭分明,而且悬隔殊甚,体制可以任意作为,草民却不能有所抗争。官僚集团具有自我繁殖和持续膨胀的本能,随着朝代建立的时间推移,官僚体制越发膨胀,平时的万马齐喑,又进一步刺激放大了各级官僚的贪欲,对民众的盘剥也就越发严重,所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加上依附于官僚集团的各种人员的侵渔,最终必然会威胁到民众的基本生存,最终,这种扩张连同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将民众逼入到了生存的绝境的时候,造反也就成为了民众最后的选择。

古代农民为什么敢起义?

其共同根源都是大一统专制体制的独大。因其独大而具有压倒性优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孤立无援,无从反抗,也正是因其独大而具有压倒性优势,专制政体对民众的经济攫取就不会遇到任何可见的抵制,就不会受到约束,而是持续扩张,最终,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