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揭秘香妃之谜 香妃身上是否真有异香

时间:2020-01-12编辑:思慕

为什么香妃之风久刮不衰?为什么香妃之名越叫越响?其实就在于她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在她身上有许多难解之谜,如名称之谜、画像之谜、婚姻之谜、死亡之谜,等等,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兴趣。

香妃之谜到底有多少?

据迄今为止的考证得知,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当属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其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他在附录中进一步写道:“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光绪三十年(1904)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第五卷中,记有回妃被拐入宫,不顺从皇帝,最后被皇太后绞杀的情节。

“香妃”之名的广泛流传是在清王朝灭亡以后。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搞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在该画像下面的说明文字中,明确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以后,香妃之名大震。

由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香妃是回族;第二,香妃之得名与生来就“体有异香”有关。人真的可以“不假熏沐”就“体有异香”吗?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每一个人通过汗腺、皮脂腺,都会分泌出一些气味来,人的五脏六腑内的气味通过人的一些器官也会排出来,几乎一人一味,有的气味浓,有的清淡些。

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属于这种气味?我们不得而知。再者,一些爱美、生活讲究的女子,常洗一种“花草浴”或“奶浴”。还有一些女人喜欢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之类,浴后、搽后,身体自然会散发出引人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来。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来自化妆品或者浴液的气味?这对我们而言同样是个难解之谜。

反过来,说香妃之得名源于“体有异香”,也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也不能排除由于香妃长得太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这种可能性。总之,为什么叫香妃,说法很多,至今尚无定论。

画像之谜

香妃貌美,应当是不用怀疑的,否则乾隆皇帝不会千里迢迢将这位回部女子纳为皇妃。香妃究竟美到什么程度?人们总希望一睹真容。目前,流传于世的、被称为香妃画像的有四种:一是身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欧式盔甲、手握战刀的半身像;三是身穿西式长裙,一手提花篮、一手拿花铲、头戴凉帽的坐像;四是太仓陆夫人在东陵裕妃园寝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

第一幅旗装像是流传最广、利用率最高、人们最熟悉的画像,许多文章、书籍、画报,甚至商店广告中用的都是这幅像。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幅画像就是香妃像,一提起香妃,自然也就想到这幅像。

第二幅是戎装像。1914年古物陈列所展出的就是这幅,当时悬挂在武英殿后右旁的浴德堂内,下面附有文字说明。这幅像出自清宫当没有问题,但画上没有款识。有人说此画的作者是郎世宁,可是郎世宁的画作在《国朝院画录》和《石渠宝笈》中都有记载,此两书中未见有关此画的任何内容。

有人说是他的“游戏之笔”,郎世宁有多大的胆子,敢以“游戏之笔”随便画当朝皇上的一名宠妃?曾经在古物陈列所工作过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那时,我和几个同事根据民国政府内务部一位官员说的‘这大概就是香妃’,并考虑到当时社会经济效益商定的,是没有查史料的,是错误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该纠正的。

原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朱家溍先生特地写了一篇《“香妃戎装像”定名的由来》一文,进一步否定了这幅画是香妃像。

第三幅洋装像,也和前两幅一样,既没有款识,也没有图录记载,更没有专门论述,把它说成是香妃像,同样没有任何依据。以上三幅,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传说中的香妃像。

第四幅是香妃吉服像。这幅像一般人很少见到,可惜现在不知流落到何方。

婚姻之谜

根据档案记载,香妃是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进宫的,当时已27岁。那个时代,女子一般都在十几岁就出嫁,清帝挑选秀女,13岁的女孩子就可参选。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孝庄文皇后13岁就与皇太极成了婚,孝康章皇后15岁就生育了康熙帝。

香妃入宫时已经27岁,有人据此推测她很可能已经结过婚,而且婚史不会很短。如果香妃入宫前结过婚,那她以前的丈夫是谁?这次入宫,是因丈夫死了还是离婚了?如果是离婚,离婚的原因是什么?以前是什么时候结的婚?我们都无从得知。香妃也有可能在入宫前没有结过婚。

那个年代虽然盛行早婚,但个别晚婚的也不是没有。当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妹,风姿绰约,聪慧柔顺,是有名的美貌佳人。也正因为她的美丽聪慧以及政治上的原因,到33岁才出嫁,成了着名的“老女”。香妃久负美名,远近闻知,她难道就不会是第二个“老女”吗?

在民间,也有一些有地位、有财富的美貌女子,倚仗自己的财、貌,高不成,低不就,总不能找到遂心如意的郎君,直到妙龄花季已过,耽误了婚期。香妃会不会也属于这种情况呢?这个谜团恐怕真的难以解开了。

死亡之谜

关于香妃的死亡,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皇太后赐死,另一种是自然病死。前一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展出的所谓香妃戎装像下写的文字说明: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

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眷,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皇太后即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而香妃(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比皇太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

香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仍然是个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