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为争家产薄公堂,县官一语兄弟和

时间:2016-11-30编辑:梓岚

小友垡村民风淳朴、乡邻和睦,历来为周围邻村所称道。所以能如此,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也正是该村村名的来历。

明末清初,因北运河堤年久失修,堤防不固,洪水经常泛滥成灾。这一带地势低洼,各村深受其害。

清顺治年间,有王氏家族,在此处一段残存的废堤埂上建房落户,以避水患。随之又有外姓农户陆续迁入,便形成村落。取村名为“埂子上”,内含避水之意。

到了康熙十四年,王氏家族由于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已成为大家族。后辈儿孙大多巳分居另过、各立门户。其中有叫王树仁、 王树义的亲哥儿俩,都念过几天书,专爱咬文嚼字,自认是村里的土圣人,号称自家是耕读之家、书香门第。平时,兄谦弟让和睦相处关系很好。可是到了分家的时候,哥儿俩却反目成仇了。埂子上村的村基地势虽高,却是较窄的一条,由于农户的不断增加,村的宅基地就显得特别金贵了。王树仁和王树义分家的时候,都想独 得祖上留下来的房屋和宅基你争我占相持不下。乡邻们多次劝说 无效,最后兄弟俩只好对簿公堂了。

当时,香河县知县名叫刘琛,山东淄川人,拔贡(各州县保 送直接人京都国子监读书)出身,曾主持编纂过《香河县志》,是位学识渊博公正廉明的好官。

知县刘琛接了王氏兄弟的诉状,立即升堂问话。他往公案下一 看,见王氏兄弟穿装打扮,举止行动,较普通庄稼人略显斯文些,遂问道:“你们念过书吧?”

王氏兄弟谁也没想到,县官开头问了这么一句,不敢说读过书 也不敢说没读过,只能点头称是。

刘琛说:“你们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岂能忘礼义廉 耻孝悌忠信乃做人之本。你们为了争夺祖上的遗产,就来告状。仁 在哪里,义又在何处?王树仁不仁,王树义不义,真不配叫这样的名字!你们先回去,将名字改喽再来告状!”

王氏兄弟被说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抱头痛哭,要求撤讼。 刘琛笑道:“俗话说:争着不够,让着有余嘛!你们既然罢讼,也不让你们白来!”说罢提笔在那张诉状上批道:兄宽弟忍、 父慈子孝、诗书继世、忠厚传家。然后将状纸退还王氏兄弟,说: “望你们兄弟回去之后,疏财仗义,方不负本县一片苦心也!”王氏兄弟接过状纸,千恩万谢连连磕头。他们刚要下堂,刘琛又把他们叫住,说:“你们这个村村名太俗气了,我给你们起个新名吧!” 他手捻长髯略一思索说:“唐韩愈有诗云‘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垡者亦耕也。就叫友垡吧!望你村村民友爱互助,勤俭务农,方不负此村名也!”

这就是友垡村名的由来。

年深日久,友垡村不断扩大,于1923年,有部分农户在村北 里许,建起了新村。为了叫着方便,原来的村就叫大友垡(今属 天津市武清县),新村就叫小友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