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花鼓戏发展历史简介花鼓戏有哪些流派?

时间:2018-12-05编辑:文二

花鼓戏简介:花鼓戏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花鼓戏有哪些流派?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花鼓戏简介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属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戏发展历史简介花鼓戏有哪些流派?

花鼓戏的发展历程

花鼓戏,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其中虽属“湖南花鼓戏”最为著名。但湖南花鼓戏却是一个笼统的剧种概念,因为湖南花鼓戏根据流行地区的不同可细分为: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衡州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

因此,严格来讲“湖南花鼓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地方剧种。通常所见到的湖南花鼓戏经典代表剧目如《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实为代表湖南花鼓戏的长沙花鼓戏中的剧目。但多数人并不能详细清楚地了解这些概念,所以人们一般所说的湖南花鼓戏其实就是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形成初期是以旧长沙府(今长沙县)为中心,后逐渐向周边县市辐射,其不只流行于长沙,在省内流传甚广,相对而言其它五个流派无论是流传范围还是知名程度来都远不及长沙花鼓戏。因此,长沙花鼓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湖南花鼓戏的代表。

除岳阳花鼓戏之外,其它四个流派几乎都只在其所处县市或地区作代表性或象征性传承。

除湖南花鼓戏之外,在湖北有荆州花鼓戏(湖北花鼓戏)、黄孝花鼓戏、东路花鼓戏,安徽的凤阳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河南的豫南花鼓戏(光山花鼓戏),浙江的桐乡花鼓戏、包山花鼓戏、平湖花鼓戏等同名的地方剧种。

花鼓戏有哪些流派?

一、湖南花鼓戏

1、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

2、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起源于清嘉庆癸亥年间(1803年)的临湘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在临湘称“临湘花鼓戏(嗡琴戏)”,在岳阳县称“岳阳花鼓戏”、流传到湖北的通城、崇阳改称“提琴戏”。主要流行于湘、鄂、赣三省毗邻的数县。因其在湖南省内主要是流行于岳阳地区,故在湖南花鼓戏流派中定名为“岳阳花鼓戏”。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等。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花鼓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

岳阳花鼓戏“琴腔”约于清末流传至湖北的通城、崇阳等地,因为音乐同源,语言相近,所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据说是因与早先流行语当地的天沔花鼓戏区别开来,故改称其为“提琴戏”。

花鼓戏发展历史简介花鼓戏有哪些流派?

3、永州花鼓戏

永州花鼓戏又称零陵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旧称花灯,或名调子,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合并而成,民间歌舞为其繁衍发展的基础。

其代表性的剧 目有《云南寻夫》、《打安徽》、《赶子牧羊》、《萝卜劝夫》、《三看亲》、《假报喜》等。

4、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曾称为衡剧,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命名衡阳花鼓戏。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定名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起源于明嘉靖年,形成于清中时期,各种史志均有详细记载,距今已有近200多年。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最受人民喜爱的地方戏剧种。

5、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主奏乐器为“花鼓大筒”。近三百年来,广泛流行于湘西南和湘中大地,以及滇黔要道,该剧种发源于邵阳市(旧宝庆府),是在民间“花鼓灯”、“走马灯”和“打对子”等多类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6、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曰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

解放前,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 》、《拣菌子》、《双下山》以及解放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新编现代戏《山村兽医》。

湖南花鼓戏除声腔音乐外,不少传统剧目是从汉剧搬过来的,据说有几百个,如《宋江杀 惜》、《梅龙戏凤》、《关王庙烧香》、《槐荫送子》、《清风亭》、《赶潘》等。

二、湖北花鼓戏

1、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后流传到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

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江汉平原,延及邻近鄂南、湘北等地。

花鼓戏发展历史简介花鼓戏有哪些流派?

2、黄陂花鼓戏

黄孝花鼓,是自清中叶至1926年之间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名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节后玩灯时演出,故又名“灯戏”。最早由民间的划采莲船、踩高跷、打架子鼓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其发展到1926年改称“楚剧”。

“黄孝花鼓”自起源到成为黄孝地区一种正规的地方剧种的10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以黄孝地方语言为说唱形式的小戏,走过了它曲折艰难的道路。楚剧的原生态戏曲,简易道具,简单服装,演出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演唱自由,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

三、豫南花鼓戏

豫南花鼓戏主要孕成于今光山县,因而又称光山花鼓戏。它是由豫南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剧种。

豫南花鼓戏演出,人员省而精,演员一专多能。道白分3种:一是韵白;二是口白,采用土语乡音,类似家常用语;再一种是数板道白,多由丑角采用,语言幽默风趣。1953年,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参加中南大区汇演并被评为优秀剧目。

随后到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受到当时在场观看的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表扬。1989年省文化厅曾在光山县举办了大型研讨会,有省内外60多名专家参与研讨,由于豫南花鼓戏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如今,仍有业余文艺团体活跃在当地。

四、浙江花鼓戏

1、桐乡花鼓戏

桐乡花鼓戏,是用桐乡乡音同调歌之的滩簧小戏剧种。查其来源,一说是从宁波、余姚方向的鹦哥班传来;二说是从长兴、湖州方向的湖滩传来;三说是此戏常在农民采摘桃李花果时演出,所以名为花果戏。经把花鼓戏的三种曲调与湖剧、锡剧等滩簧剧种对照(特别是湖剧的本滩、春戏两调对照),第三种说法比较可信。

2、平湖花鼓戏

平湖花鼓戏又称“西乡花鼓戏”,最早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据传是在棉农采摘棉花的劳动中产生的。明清时,平湖普遍植棉,广陈、新仓、黄姑、全塘一带的棉农在劳动中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拓花山歌、采花山歌。民间艺人把这些歌谣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用胡琴伴奏演唱,形成了花歌调,此即花鼓戏的雏形。

后来,花歌调发展为双档双琴对子戏,琴师兼演员,角色在戏里戏外跳进跳出,曲调和内容可随时根据听众需要进行调整,称为“立地变”,表演形式如同曲艺。清末民国初,表演开始有鼓板介入,并有演员化装表演折子戏,逐渐成熟。从对子戏发展到同场戏,伴奏增加了小锣、笛子,但每个戏班也不过五六人。

平湖花鼓戏用平湖方言演唱,唱词通俗易懂,人物塑造简单,艺人忙时务农,闲时唱戏,表演方便,所以受到农民的喜爱。演出服装简单,不化装,艺人束一根腰带,腰间吊一把胡琴,边拉边唱。表演形式自由轻松,由两个人上场,一人敲鼓板,一人拉胡琴,一个唱男,一个唱女。

早期的表演场地多在田间地头的秆棵墩边、绝户人家的荒宅基上、各处庙会的空地,称为“立白地”。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艺人才可以进茶馆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