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的名和字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古人称呼人用字、号?

时间:2018-10-22编辑:文二

现代人际交往中很多情况下直呼其名通常被人感觉不礼貌的样子,可是怎样称呼就让人费了思量,于是想到了人的称呼从古代保存到民国时的习惯,可惜现在没有了。

姓氏名字都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符号。现代人与古代人名字是不同意义的,现代人的名字就是姓氏加名字(一般单字或双字),在古代,人的姓氏是两个概念,姓和氏,现代人的姓氏就是姓什么。先秦时,古称华夏族,没有汉族一说,称氏不称姓。古代人的名字又是两个概念,名和字。

cd99ad2723d572771b00db1089c0de03.jpg

古人出生即取名,一般由父母或长辈取。以供父母长辈呼唤。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词义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 名和字多为表达互为表里的含义,于是又称“表字”,如东汉董卓,字仲颖。卓和颖都有卓越和优于众人的意思。

同时字还表示家族辈分的含义,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62562bcf94b5e0e2e720551a1a3f9e01.jpg

再说号,一般号是由自己取的,“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这东西就多了,像“六一居士”,“青莲居士”,“少陵野老”,“临川先生”等等。

祖龙六合八荒,统一海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两千余年后,国朝统一文字废繁废字号。现代生活中直呼其名显得不礼貌,于是称呼年纪小的好说,称呼年纪大的叫什么哥,什么姐的,或者称呼职位,总会造成一种不平等或过分亲近的错觉。

于是西方社会影响,中国的企业文化也起了外文名,方面称呼。可是中华为何要用西方的办法,首先中国信仰西方宗教的不是常态,崇洋媚外的不少。再者,文化不同,外文名都是随意起的,有些连意思都搞不清楚,容易贻笑大方。

c40cdf03e955638655dac33f1d78245a.jpg

传统的“字”本身就是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别人称呼起来感觉亲近,诸葛亮见周瑜称呼“公瑾”,周瑜回应“孔明”。流传了三千年,民国时还在,如今,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