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春节耍社火的习俗

时间:2018-02-24编辑:梓岚

耍社火简介

社火是一种集祭祀、杂戏、歌舞、杂耍为一体的民间迎春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的崇拜。人们感谢土地赐予丰收、火提供了熟食和取暖之源,于是产生了节日迎神赛会中祭祀社与火的习俗。

汉代的耍社火

汉代的百戏,已出现耍社火的节目。唐宋时期,耍社火成为新春佳节重要的民俗活动。宋代诗人范成大描写江南社火的诗云:“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述开封府的社火时说:“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自早呈拽百戏,……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明清时期,耍社火已发展成庆贺新春的一种规模盛大、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苏州地区的耍社火

据《清嘉录》记载,苏州地区正月里“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所记述的游艺娱乐节目,如高竿、走索、吞剑、弄瓮、舞盆、踏高跷、大变金钱、牵丝戏等,包括杂耍、舞蹈和魔术。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大显身手,各呈其能,惊险动作应有尽有。

耍社火,作为新春佳节迎神赛会队伍行进中的演出形式,它是通过列阵表演来展现的。传统的阵形,主要有军阵、戏阵、灯阵、舞阵、牛马阵、方技阵等。社火表演过程中的阵形排列,充分体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山西、陕西社火的军阵,大多采用“杨家将”、“岳家军”的古阵排列,表演者披挂带靠,一身戎装,威风凛凛。

山西的社火黄河九曲灯,是著名的传统灯阵。清代《定襄县志》说,当地在上元期间“街巷悬灯通宵,办社火或搭市,屈曲盘旋,鼓乐导引,士女杂遝,俗谓‘黄河九曲’”。戏阵是社火布局中最常见的阵形,其形式多样,包罗万象,最受观众欢迎。清咸丰年间的《大名府志》记载,河北大名县的戏阵“演扮杂剧,击社鼓欢唱为乐”。

民国时的《武安县志》说,河北武安县的戏阵以杂耍百戏而著称,“其剧有高跷、竹马、彩船、武术、秧歌、大鼓书。皆农民自办自演,且行且歌,举市若狂”。舞阵社火一边行进,一边舞蹈,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的精彩表演吸引众多的观众,赢得阵阵喝彩声。民国六年(1917年)的《临县志》收录一首民间竹枝词,称赞山西临县社火舞秧歌说:“秧歌队队演村农,花鼓斑衣一路逢。东社穿来西社去,入门先唱喜重重。”

逢年过节,社火队伍都要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环绕游走和挨家挨户地访问百姓。社火游行时,舞狮子和耍龙灯是表演的主要节目。披着金红色头发的狮子,张着血盆大口,象征火神;而龙的身体多为蛇形,象征水神;游行队伍中龙狮一起翻腾起舞,象征土地与水火之间的争斗与融合。社火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好一派节日狂欢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