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拉萨的雪顿节是什么

时间:2020-02-24编辑:果果

拉萨雪顿节是西藏所有节目里最隆重、规模最大、节目内容最丰富的节日之一。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同时又叫“藏戏节”、“展佛节”。

节日的起源

相传黄教祖师宗喀巴在改革西藏佛教中,为新创立的格鲁派制定了严格的戒律,规定从藏历四月至六月,正值世间生命繁殖期间,为了保护生命的充分繁殖,不受到伤害、践踏,僧人都必须安心在寺庙念经修行,直到六月底才能开禁。到了开禁日,僧人们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修行之苦,特备上酸奶,为他们举行野宴游行,为时一周。

雪顿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有:展佛、跳藏戏、过林卡(即汉族所谓的野炊)。

每逢藏历6月30日(阳历在每年八月下旬左右)天不亮,人们纷纷披星戴月从四面八方徒步聚集在西藏最大的寺庙哲蚌寺山下等待着雪顿节开幕式的第一项---展佛。前来朝佛的人在山下汇成人的山、人的海。喇嘛扛着数米巨大笨重的法号鼓着两腮、涨红着脸使劲地吹着法号、沉闷的号声钻进了山谷却回荡在人们的心里。另一些喇嘛身着紫色的袍子、戴着金黄色的峨冠,席地而坐,他们低着头、虔诚地祈祷着,祈祷世间风调雨顺,祈祷人民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当展佛的时辰一到,数十名喇嘛将丝织的强巴佛像在法号声中,在人们殷殷的期盼中迅速在山坡上挥展开时,刹那间万道霞光洒遍佛像。

雪顿节的第二个节目就是跳藏戏,演员们身着色彩缤纷的演出服装,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汇集在罗布林卡内,作为时一周的表演。

“活化石”藏戏

藏戏在藏语中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是每年雪顿节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藏戏唱腔高亢雄浑,故事多取材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佛教经典等,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伴着震耳的锣鼓声和众人的欢呼声,沃热藏戏队盛装出场。30名表演者身穿山南传统服饰,面带各色面具走到舞台中央,他们今天要表演著名的八大传统藏戏之一——《白玛文巴》。《白玛文巴》讲述的是一位商人的遗腹子在空行母的帮助下战胜恶魔,勇斗邪恶的国王,最终为父报仇的故事。

藏戏演出本无舞台,观众也常常席地而坐。“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正义、勇敢,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鲁道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介绍,今年雪顿节首次以藏戏大赛的形式,从拉萨、山南、阿里等地市选调了7支优秀的藏戏队、近200名民间藏戏表演艺人参加大赛。

拉萨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最早是一种宗教活动,后逐渐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仅次于藏族的藏历新年。2006年,被誉为西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