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长沙真的有盗墓者么

时间:2019-12-09编辑:打哈欠的大狮子

  长沙这座城市从战国时期筑城开始,两千多年来,城址一直没发生迁移,因而地下埋藏的文物极其丰富。

  湖南省考古专家吴铭生曾在1997年第1期《文史拾遗》中发文,“民国时期长沙盗墓之风尤盛,并形成了一批以盗墓为职业的‘土夫子’。当时国内以长江为界分南北两派,北方使用洛阳铲,以‘力’见长;南派主要工具是短柄铲,以‘技’见长。长沙‘土夫子’属于以‘技’见长的南派。长沙的‘土夫子’在东、南、北三区各形成团伙。他们虽然没有成文的帮规,但无形之间占有各自的地盘,具体来说,各自只能在本区挖‘洞子’,不得在别人的区域内盗宝,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否则就会伤和气。”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土夫子’采取了宽大和利用的政策,将部分人员收留在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做临时工,有的安排在长沙市涂家冲、株洲市废铜仓库拣选文物,有的安排在河西天伦造纸厂协助回收旧书。”

  现在长沙还会出现《盗墓笔记》里的情景吗?

  2011年12月27日,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周旋后,经实地蹲守,岳麓区文体局配合区治安二大队成功侦破了天马山二号墓盗墓案。现场缴获了一批作案工具,抓获了5名盗墓分子。

  2012年上半年,巡护员在巡查位于长沙县郊区的明藩王陵时,两次发现盗洞,因发现及时并进行了回填,盗墓分子未能得逞。

  近年来,长沙建立起四级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汉长沙国王陵等大墓都设有地下识音系统,汉长沙国王陵也纳入长沙公安系统的“天网工程”,即采用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