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意思

时间:2019-10-11编辑:吴飞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成语,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什么意思_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_中国历史网

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涉及人物

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景初二年(238),司马昭获封新城乡侯,正始元年(240),担任洛阳典农中郎将一职。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什么意思_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_中国历史网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曹髦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

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244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五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专权秉政。甘露五年(260年),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二十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什么意思_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_中国历史网

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传世文章有《伤魂赋并序》、《颜子论》等。爱好儒学,亲赴太学论道,著有《春秋左氏传音》(失传)。精通绘画,一说为中国第一位成为画家的皇帝,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曹髦为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