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长衫:《孔乙己》里的长衫客代表着什么呢?

时间:2019-09-02编辑:弗朗西斯

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孔乙己》这篇文章,鲁迅在文章中以他们的衣着来代表人物“短衣帮靠柜外站着,花10几文钱,热热的喝了休息。”而长衫客“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两种衣着,两种阶级,那么长衫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长衫是什么_长衫的历史影响_长衫的简介

长衫又称长褂、中式长衫等,是清朝时汉人以长袍为基础遵循清朝服制改作的。清朝后期中国人以此为常礼服。长衫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与满人旗装、便服不同的是,长衫是无马蹄袖,长衫是立领,长衫是左右开裾。

长衫是长袍的一种,长袍有棉、夹之分,单者为长衫,双层者称为袄。

长衫领袖无镶滚,衣身合体呈宽体直身的廓形。大襟右衽,单侧或双侧开衩,衣身细瘦,窄袖,袖长与马褂袖齐平且不用马蹄袖。长至足跟、下摆窄小,在正式场合使用圆领和里衬制成的圆形立领形状。长衫于斜部加以割截、缝辍,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

长衫是什么_长衫的历史影响_长衫的简介

清末民国以前我国服装特点强调的是二维空间效果。服装的主要结构是直线状、整片式、平面型的、无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肩部为主要支点的平面式裁剪,注重服装面料本身的外观效果和平面性的装饰表现,暗合中国几千年“天人合一”的观念,穿在身上平直宽松,即“人为衣服务”。

服饰介绍

长衫又称长褂、中式长衫等,是根据明朝士大夫常穿的道袍遵循清朝服制改作的,主要把道袍的肥大改的相对窄瘦,大领(交领)改成小领(圆领)。但是长衫和清初满人的袍服有明显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清初长衫的相对于满人的袍服依旧显得宽博,没有马蹄袖、没有四开叉(不但两侧开衩,前后也开衩)依旧保留明朝袍服传统的两侧开叉等等。

清朝后期中国人以此为常礼服。长衫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与满人旗装、便服不同的是,长衫是无马蹄袖,长衫是左右开裾。

长衫是什么_长衫的历史影响_长衫的简介

一般黑色长衫与黑色海青的最大差别在于袖口,海青的袖口宽大,如海鸟的翅膀,不分出家与在家,于礼佛时皆可穿着;长衫的袖口如一般的窄袖,只有出家僧众可穿。

服饰类别

在清代长衫也代表了身份,因此分为了短衫帮(代表了贫穷的劳动人民)长衫帮(代表了富裕的上层人士或有文化的人)。

历史影响

在近代,“长衫”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清朝时期装上立领在1900~40年代流行一时。特别是在新派知识群体中,穿长衫、戴眼镜成了当时这一群体的普遍服饰特征。因此,“长衫”一词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意义,而成了这种男式旗袍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