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四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

时间:2019-07-01编辑:相形

应天书院简介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书院的来历_应天书院的历史地位_中国历史网


应天书院的来历

应天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应天书院的来历_应天书院的历史地位_中国历史网


应天书院的历史地位

应天府书院伴随了北宋168年的政治生涯,对于北宋的政权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千年来的中华教育史上,其地位没有能取而代之的。宋史有“州郡置学始此”之载,“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有宋一代先后出资予以扶持,仁宗天圣三年,应天知府李及上言:“本府书院,甚有学徒,自建都以来,文物尤盛,欲望量于发解进士元额之外,乞添解三人。”明正言顺地向上级伸手要待遇。

宋仁宗景二年,官府又拨给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

明道二年,朝廷又准许应天书院“置讲授官一员”。这种由中央政府在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是一般地方书院所不能得到的。

至明清时期,应天书院精神在商丘地区影响依然很大,屡毁屡建。

应天书院的来历_应天书院的历史地位_中国历史网

以至于明代有“文武百官半江西,小小商丘四尚书”之美称。清乾隆三十六年商丘中进士人数达170多人,占河南省当年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孙中山先生为戚翌家祠的撰联赞扬戚同文,一方面表明中山先生对中原传统文化熟知并深受影响,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山先生敬仰应天府书院的精深文化和其对华夏教育事业的贡献,并矢志将其光大。

北宋应天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历来不容轻视。无论《中国书院辞典》、《中国古代书院》、乃至《四库全书》等国家典集及史书记载,都名列前茅。

应天府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所以,《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

应天府书院的完善修建,不仅丰富了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古文化建筑观光游和学术学习游的内涵,还增强了古城旅游区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专家和文化学者的吸引力,对于提升商丘古文化旅游区的品位有重大意义。


以上关于应天书院的来历及历史地位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