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拜火教发展历史 拜火教和明教是什么关系?

时间:2019-04-18编辑:文二

二、新生礼

该教规定男女到7岁(印度)或10岁(伊朗)时要举行入门仪式,由祭司授与圣衫和圣带作为教徒的标帜。圣衫用白麻布缝合,前后两面象征过去和未来,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孙之意。

圣带代表正确的方向,用72支羊毛线织成,长度能围腰3圈,72支象征《阿维斯陀·耶斯那》的72章,3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三、清净礼

通常可分为三种:

小净:教徒在起身、便溺、进膳前后要洗涤身体裸露部分并诵读经文。

大净:在新生礼、结婚或分娩时要在祭司主持下进行全身沐浴。

特净:主要为将从事神职工作或搬运死尸者举行,须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条狗的注视下,用水、砂、牛尿等进行沐浴,以此涤除心身污秽和驱除恶灵,一般历时九天。

四、葬礼

该教视水、火、土为神圣,故反对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实行“天葬”(或称鸟葬)。这是波斯古代葬礼的遗俗。教徒死后,尸体要送入“寂没之塔”。

塔一般建筑在山丘上,塔顶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内分内中外三层,分别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尸骨。举葬时,神职人员与抬尸者将尸体赤身裸体移至塔顶,听任鹰鹜啄尽尸肉,然后将骨架投入井穴。

拜火教发展历史 拜火教和明教是什么关系?

该教认为“寂寞塔”为众恶神嬉戏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该塔,凡接触者必须行洁净礼。事实上,寂寞塔在1978年就很少被使用了。此后,所有琐罗亚斯德教徒的遗体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

在祆教的教规里教徒死后不可用棺椁,不可带陪葬品,而是放在榻上。

拜火教和明教是什么关系?

明教,又称作牟尼教或摩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西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摩尼声称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后一位先知。

摩尼教对粟特影响很大,并传入了中国。以此衍生创作的还有金庸笔下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门派:金庸笔下的明教中人行事乖张诡秘,分为波斯明教和中土明教,小说主角张无忌便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拜火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拜火教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

拜火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拜火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陀》,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

很多人错误地把摩尼教与拜火教混为一谈,实际两者同源但教义不同甚至略有冲突。就如同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关系。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