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蔺花灯的发展古蔺花灯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时间:2019-04-06编辑:文二

古蔺花灯简介:古蔺花灯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古蔺花灯的艺术特点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古蔺花灯简介

古蔺花灯是以古蔺为中心,流传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中游地区。是流行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艺术,具有“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表演风格。

古蔺花灯的发展古蔺花灯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相传源于唐宋,据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又据《古蔺县志》记载:清代中叶,古蔺花灯已盛行民间,俗称“扭扭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八,村寨各路灯棚走街串巷“耍花灯,贺新年”,说唱吉祥,祝福平安。经历数代人的传承,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古蔺县也因之被称为“花灯之乡”。

古蔺花灯节目的内容有“贺年祝福”、“赞勤斥懒”以及传播公理公德等,但主要表现的内容则是山区男女之间纯朴的爱情。

2014年11月11日,古蔺花灯成功申报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蔺花灯的发展历史

一、古蔺花灯的起源

有关古蔺花灯的起始,在其唱词中有这样的叙述:“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唐朝兴起而今,皇母娘娘害眼病,许下三十六盏灯,十二盏上天变成紫微星,十二盏下地化做五谷灯,十二盏留在民间为花灯。”

“武宣王(宋仁宗之弟)闹花灯,抢去妻子罗慧英,抢去妻子罗小姐,包爷抬头把冤申,包爷抬头冤申了,万古流传到如今。” 按此推断,古蔺花灯源于唐宋,据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民风》记载:“正月初八日始,各街竖灯杆下搭灯棚,萧鼓喧阗,游人如蚁,十二至十五夜,加以龙灯、狮灯花灯,谓之闹元宵。”可见,古蔺花灯有史籍记载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又据《古蔺县志》记载:清代中叶,古蔺花灯已盛行民间,俗称“扭扭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八,村寨各路灯棚走街串巷“耍花灯,贺新年”,说唱吉祥,祝福平安,感恩天地,歌颂爱情,传播公德。

另据古蔺县丹桂区本口乡灯首牟道睛介绍:“牟家灯班的花灯,是一个从赤水县来的名叫马增堂的民间艺人传授的,家传至今,能说出名和姓的已有五代人”。以此口碑推算,古蔺花灯至少也有百余年历史。

古蔺花灯的发展古蔺花灯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二、古蔺花灯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蔺花灯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

古蔺花灯的表演从未间断,唱词内容均以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为主要。经历数代人的传承,以民间艺术形式通过传统的节俗活动延续至今,成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花灯歌舞代表作。

1995年以来,古蔺县对花灯进行了多次全县性普查摸底,对所收资料予以了整理,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蔺花灯进行了录音、录像,并对境内每个灯班及传承人予以了登记、造册。

2005年,古蔺县对花灯的道具、服饰、场记、音乐、动作等作了详细研究,编制了优秀汉族民间文化《古蔺花灯》,录制了《古蔺花灯》专题光碟,系统介绍了古蔺花灯。

2005年至2007年,古蔺花灯先后被列入古蔺县、泸州市、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起,古蔺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古蔺花灯的传承、保护与宣传,并给予古蔺花灯代表性传承人经费支持,定期开展传习活动。

2014年,古蔺花灯成功申报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 年秋季,古蔺花灯正式在古蔺镇一小、古蔺中学、永乐中学、大寨中学、马蹄中学、马蹄小学6 所试点学校开展古蔺花灯进校园活动。并编印了中小学生《古蔺花灯知识读本》,创作了适合中小学生练习的花灯操,将古蔺花灯简介、历史、传说、流程、角色、道具、服饰、音乐、舞蹈基本知识普及给每位中小学生,培养新型的花灯接班人。

古蔺花灯的艺术特点

一、综合概述

古蔺地处川、滇、黔三省交汇处,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境内26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汉族民间舞蹈的古蔺花灯,使得居住于此的彝、苗等民族及黔北的仁怀、赤水、金沙、毕节、习水等地对此汉族舞蹈予以传习。

伴随着民俗节庆活动,以“灯班”为组织,以双人对舞的形式,集地域汉族舞蹈、音乐、戏剧、说唱、文学、美术等多种文化为一体。

古蔺花灯基本为双人对舞形式,其丰富的舞步与各种造型具有极高的舞蹈技巧性。

古蔺花灯的发展古蔺花灯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二、造型特点

古蔺花灯的各类造型则都冠以名字,如观音坐莲台、龙凤翻身、蛤蟆晒肚、盘根错节、鸳鸯展翅、犀牛望月、膝上栽花、日月相印、金龙抱柱等。

三、队形特点

古蔺花灯的演出是在“堂屋”或院坝进行的。由于演出场地的限制,花灯动作幅度较小,一般没有大的跳跃或翻腾,队形也无多大变化,多是原地边唱边扭或二人擦身交换位置。

舞蹈步伐以“十字步”、“花绑歩”、“矮子歩”为主,并按“绕盘架”、“三穿花”的队形流动。

四、动作特点

古蔺花灯在唱歌词时,舞蹈动作比较单一,主要是随唱词的内容,男女相对做一些象征性的动作,而基本动作与各种双人造型,则是在锣鼓声中表演。

舞蹈中的基本动作有“梭铜盘”(唐二右手执蒲扇,围着幺妹左右穿梭)、”“跳转步”(唐二面对幺妹左右跨腿跳转)、“踩十字”与“双飞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