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现在又该如何看待?

时间:2018-12-27编辑:文二

在中国的民间社会里面,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是从正统社会的角度提出的一种观点,那么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现在这句话还适用吗?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现在又该如何看待?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水浒传》简介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现在又该如何看待?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

“老不读《三国》”,是因为古时候老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老一般认为六十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六十五岁以上才算初老。

中国古代什么时候算老呢?宋代的时候,三十岁以上就算半老。苏轼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词,叫《江城子·密州行猎》,打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左手牵着一条黄狗。右擎苍,右手托着一只老鹰。苏轼当年写这首词的时候,三十九岁,就自称老夫了。因为古人的寿命比较短。

所谓“老不读《三国》”,不是指六十岁以上的人不读《三国》,而是指三十岁以上人成年人,有政治头脑的人,不让读《三国》。为什么?怕你推翻他统治。

少不读《水浒》,那个少的概念是二十岁以下,因为二十岁就弱冠,男孩子就成年了。怕你那个时候青春躁动期,容易对周围社会环境不满。也跟《水浒传》似的,好家伙,上山打家劫舍,跟朝廷作对。所以当时都是一种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这样一种观念。

如何看待“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

我们现代怎么样呢,我觉得老老少少都应当好好地读《三国演义》,读《水浒传》。因为通过读这些名著,特别是四大名著,跟读一般的名著不一样,跟读一般的小说更不一样。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现在又该如何看待?

为什么它具有经典性?在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三国演义》我们今天不谈,在《水浒传》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我举个例子,随便举个很小的例子。杨雄杀潘巧云,在那一段里头,两次提到潘巧云是寡妇改嫁。她是改嫁,她没有觉得这是丢人的事情。

也就是说中国的妇女,她一直到宋代,至少到宋代的时候,寡妇改嫁还是很平常的。我们知道在唐代寡妇改嫁更平常。光是皇帝,他的女儿公主们,皇室的女性成员当中改嫁的就有好几十个。有一个三次改嫁,都没有遭到非议。

但是寡妇改嫁到了明清,特别是到了清代,那绝对是非常让人觉得可耻的,丈夫死了以后就只能守节。甚至那种指腹为婚的,生下来以后,那个男的就已经死了,这个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一直到老死,她就只能守着那个牌位。

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都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何况我们还可以从《水浒传》对人物描写的高超的艺术水平,从它的结构水平等等上,我们可以受到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