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中国的由来简介 中国还有哪些名称?

时间:2018-09-27编辑:文二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华夏族人居于黄河流域,称其四境各民族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黄河流域居中,故自称“中国”,此名所指的是地域。

中国台湾学者王尔敏在《“中国”名称及其近代溯源》中,对于秦汉统一之前的文献中关于“中国”的记载进行了考察,提出书中提到中国的地方有178处,意思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其一,表示京师的意思有9处。

其二,表示国境之内的意思有17处。

其三,表示领土概念的意思有145处。

其四,表示中等国家的意思有6处。

其五,表示中央之国的意思有1处。

王尔敏认为,鉴于先秦并无政治统一的事实,所以最早的“中国”一词实际显示了当时中华族类全体的民族与文化统一的观念。

“中国”名称的由来,与这“中”字有很大关系。

近代学者柳诒徵认为:“吾国之名为中国,始见于禹贡,后世遂沿用之。虽亦有专指京师,或专指畿甸者,要以全国之名为正义。且其以中为名,仅以地处中央,别于四裔也。文明之域,与无教化者殊风,此吾国国民所共含之观念也。唐虞之时,所以定国名为中者,盖其时哲王深察人类偏激之失,务以中道诏人御物。”

这种解释虽有很多比附的地方,但从文化观念上看,也很有启发。

《周易》里有29处谈到中:“正中”、“中正”、“正道”、“中不自乱”等。可见“中”、执“中”、“中”和、“中”正(不“中”则不“正”)等观念,素为中国古代圣人所推崇。

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开宗明义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北宋理学家二程也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总之,不偏不倚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要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

中国这个“中”字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的。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5种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其实,这体现了古代汉民族对自己文化优越的感受,认为自己是“中央之国”,故有“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又由于“中”者正也,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只有“允执阙中”,才可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也”,才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但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分别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朝的正式国名为“大清国”。不过清初时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已开始称我国为“中国”或“中华帝国”,而我国的一些与之交往的士大夫也以“中国”来自称。

“中国”之名最先出现在外交文献上,是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当时我国以战败国的身份签约,怀着一种传统心态,以“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国家”的字面含义着眼。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ofChina”,简称“中国”,英文为“China”。从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其他别称还有:

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做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时候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左传疏》有:“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做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为“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我国古称华夏省简而来。

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曰:“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

华夏:商朝时,由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弇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

支那:支那一词有不少说法,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自大秦时起中国的丝绸就远销世界各地,而丝绸中又以一种叫做“绮”的丝绸尤其著名,“支那”就是古时波斯文“绮”的音译(也有说是“秦”的音译)。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的中国盛产瓷器,欧洲人把中国叫做“China”(意即瓷器),而“支那”就是“China”的音译。

不管是哪一种,可见在古时“支那”这一称谓,不仅不是一种对中国的蔑称,反而是起源于中国的地大物博。“支那”这一称谓不但出现于中国人的文章,甚至用做书名。例如,《支那三百年史》、《支那史要》……梁启超的笔名之一即为“支那少年”,他的著作《李鸿章》一书封面上用“支那之怪杰”为题签。

1911年出版的《普通百科大词典》所收“支那”和“支那语”多条,并不含有任何厌恶的含义。

单就从字面意思来看,“支那”这一词汇是中国人用汉字音译印度语而来的。不过,在尊敬和鄙视的场合下,其音调完全不同。因此,出自日本军国主义者口中的“支那”一词,其音调也有变化。

后来他们从明治时代用对所谓“豚尾奴”的态度来对待“支那人”,“支那”一词遂成为一种专门对中国的蔑称,“支那”就成了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所以让中国人感到反感。

“支那”一词甚至一度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照会中国政府的专用术语,称中国为“支那共和国”,而拒绝使用“中国”或“中华”一词。

1930年,中国政府对1919年以来国人所关心的国号问题作出了反应——中国外交部断然拒绝接受以“支那”一词称呼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