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郭子仪的墓竟然出现在河南邓州!

时间:2017-02-03编辑:梓岚

有传闻说在河南邓州民间的张村镇有一座大型古墓,是唐汾阳王郭子仪的墓冢。

其实,这座高堆大冢,是为早于郭子仪近七百年的东汉中兴大将“刚侯”贾复之墓。那么,邓州民间为什么会将祖籍其地的贾复之冢,传说为祖籍太原、出生于陕西华县、陪葬陕西礼泉建陵、且于邓州未曾有过居官作战经历的郭子仪之墓呢?致有其说最有可能的原因,恐怕与贾复、郭子仪二者在为人、为官及历史功绩、历史评价等方面“事类功同、形肖神似”而不无关联。

贾复,字君文,生于公元九年,南阳冠军(今邓州)人,是东汉著名开国将领,封胶东侯,谥号“刚侯”,被誉汉朝中兴名将,

身为东汉侯爵的贾复,虽不及唐汾阳王郭子仪名声显赫,但是,邓州民间之所以将贾复冢传说为郭子仪墓,其实是将贾复等同于享有“王爵”的、如同郭子仪一样的历史伟人来敬仰和祭祀的。然而,将贾复冢传说为郭子仪墓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贾复与郭子仪身上都具有典型的中华传统道义、德行、节操和勇略,更因为二者在立身处世、为人为官的具体方面具有以下诸多的“形肖神似”:

郭子仪为唐朝中兴名将。

其二,贾复建功于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到刘秀称帝、光武中兴之际;郭子仪则建功于安史逆唐、边蕃入寇到内乱外患渐平、唐室中兴之际。

其三,贾复率军拔邯郸,战真定破邺城,击青犊,平赤眉,南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屡屡于危急中救主挽危势,全身受伤十二处,留下了腹破肠出仍“盘肠血战”的战神威名”;郭子仪则首战安军三连捷,嘉山歼灭曳落河,手提二京还天子,河东数番平兵乱,再复长安驱吐蕃,华州平定周智光,击败仆固与诸蕃,战守西边护国安,身先士卒,冒白刃以率先,留下了“单骑闯回纥”退敌十万的神勇传奇。

其四,贾复被光武帝刘秀称誉:“有折冲千里之威,其功我自知之。”史誉贾复“刚毅方直,多大节。奇锋震敌,远途谋国”;郭子仪则被唐肃宗称誉:“朕之家国,由卿再造。”史誉郭子仪“不违直方,危不折节,得隽摧锋,推赤诚以许国。”

其五,贾复“每论功,未尝有言”,“好勇不矜,有功能默”。史载贾复虽战功卓著,但天下初平即自请消己兵权部众,辞去了左将军等军职;郭子仪则“功至大而不伐(自夸)”,“位重恳辞,失宠无怨”。史载郭子仪虽功盖天下,却多番请辞太尉、尚书令即军帅等要职,且在德宗即位后辞去了所领二多项军政要职。

其六,贾复作战受重伤后,光武帝“指腹为婚”,承诺若贾妻生男,则将己女嫁之,若是生女,则娶为子媳;唐代宗则将皇女升平公主下嫁郭子仪六子郭暧。

其七,贾复“征伐未尝丧败,溃围解急,克成远业,宜乎庙食”,位居东汉“南宫云台二十八将绘像”前列;郭子仪则“沉谋秘于鬼神,麾城掀邑,霆击云雷,鹰扬朝堂”,唐廷赐之“铁卷”,画像“凌烟阁”。且贾复、郭子仪皆名入唐朝设庙享奠的古代六十四名将、宋代建庙祭享的历朝七十二名将、北宋《十七史百将传》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