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河南唐河:民国初期两改县名始末

时间:2016-12-14编辑:历史狂流

河南是个文化底蕴很是深厚和昌隆的地方,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河南省的一个县,这个县在民国时期两改县名是什么原因呢?

在全县大多数民众中,知道今唐河县历史上曾称泌阳、泌州、唐州、唐县的要多些,而知道叫沘源县的就不会多了。其实在民国3年(1914年)1月至民国12年(1923年)3月这9年间,唐河县曾名叫沘源县。我最早知道这个名称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上小学时,买了一本老版的新华字典,在翻看时偶然发现有个“沘(bi)”字条目,就一个词:“【沘源县】河南省唐河县的旧称。”那时年龄还小,并不知道唐河县为啥叫沘源县,也没有去深究,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知识的提高和接触历史资料的增多,才对唐县改沘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民国3年1月30日,北洋政府根据历史上形成的全国县名重复太多的状况,决定对重复县名重新命名。并列出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经袁世凯大总统鉴核,国务总理熊希龄、内务总长朱启钤签发执行。当时在全国126个重名县中,河南省唐县与河北省唐县重名,根据当时定的“凡两县同名存其先置”的原则,确定河南唐县要改名。其原文刊登在政府公报上,其中唐县的存废理由是:

直隶省 应存

【理由】直隶唐县自五代后汉时重置以来,迄今未改。与河南省重复,而核其定名之初远在汉时,废置虽属不常,相沿业已久远,应存。

河南省拟改名沘源县

【理由】河南省唐县明初降置,迄今仍之。与直隶省重复,定名较后,应即酌改。查该县旧为汉比阳县。比一作沘,因境内大狐山为沘水之源,水在县南,故名。拟复旧称,而临邑为泌阳县。泌沘一音之转,恐涉混淆,应改名沘源县。

就这样,民国北洋政府一纸公告,将“沘源县”的名字强加在已存了明清两个朝代544年的唐县身上。

其实,在上文民国政府的公报中,稍微了解唐河历史沿革的人都看得出来,政府公报把明清时唐县和泌阳县弄反了,汉时比阳县恰恰就是明清的泌阳县,非唐县。而唐县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560年间称为泌阳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唐县分出东北部的比阳镇,以唐县旧名“泌阳”冠名,设立泌阳县至今。在唐县境内亦无大狐山,水在县南也正是后泌阳地望的写照,与唐县无一点相符之处。因此,唐县更名沘源县之公报公布以后,唐县上下各界,上至县府官员,下至居民百姓,一片哗然,更有文人学士对此不符合唐县实际的新县名反映强烈,非常不满,但也无足于是。

时有唐县南赵基屯人李环瀛(1885—1955年),清朝末年毕业于河南省法政学堂,民国时曾任河南夏邑县、灵宝县、陕西扶风县县长,后被选为河南省参议员。对把唐县改沘源县也认为不妥,曾与县内多名绅士联名提请省政府,呼吁重新改名,终未果。民国9年(1920年),李环瀛升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多次向部长申述河南老家唐县新改的县名不符合实际,引发民众不满的事,后经国民政府同意,于民国12年(1923年)3月15日批准将沘源县以其境内的唐河作为县名,改名为唐河县。

说到李环瀛力言沘源县改名,不能不提及他的母亲张太夫人,正是在这位有见识的太夫人的教诲敦促下,才使得李环瀛在内务部力陈更名。关于此事,南阳张嘉谋在《唐河县李母张太夫人墓志铭》中是这样描述的:“·····县之改沘源也,士论哗然。太夫人诏其子环瀛曰:吾县周为唐国,唐季移唐州来治,明废州为唐县。所谓沘水,即唐河也,水出今泌阳东大胡山。汉为比阳,故水经谓为比水,唐后始号唐河,然其源实不在今县境。名实舛则言不顺,汝能为请更正乎?更之,则莫若唐河为符名实。······”一个妇人家能有如此高的见解和责任心,实属难得。在其母亲的召感督促下,李环瀛才下决心为不符实际的县名更名,终得成功,为唐河人做了一件值得纪念的好事。

地名或一些古代建筑的名称,不仅仅是个名字、称呼而已,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渊源。命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也影响着当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寄托。由此沘源县改名,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县里在国保、省保文物命名时,把有史籍记载、人们称呼了900余年的泗洲塔命名为“泗洲寺塔”;将有石匾铭刻、称呼了250多年的源潭山陕会馆命名为“陕西会馆”。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县内文化人士撰文呼吁更名。看来,这个问题也到了应该引起县政府重视,申报上级文物部门予以更名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