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河南长垣县:孔子称其为“三善之地”

时间:2016-11-03编辑:历史狂流

河南省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他曾多次作为封建政权的首都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河南的一个地方,他就是河南省的长垣县。长垣县是一个经常被人误读的地名,但孔子却称其为三善之地。

我们泱泱中华,地大物博,有很多地方的地名经常被国人读错,河南东北方向的一个县城,就是这样。这座县城虽然拥有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一系列荣誉,并且全国各地都有这个县籍的人忙碌的身影,但名字依然被很多国人读错,甚至周边的邻居也会读错。这个县城就是长垣县,"垣"字读[yuán],不读[héng],很多国人直接读成长恒了。

河南长垣县:孔子称其为“三善之地”

说起长垣,这个县城历史可悠久呢!约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长垣境内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遗址,小岗、苏坟、宜丘等龙山文化遗址。西周时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公元前496年,孔子带着弟子路过匡城时,被误认为残暴对待过匡人的阳虎,匡人围孔达五日之久,而孔子抚琴一曲并大发感慨,子路问他为什么,孔子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这就是成语“临危不惧”的由来。

孔子很想把他的仁、礼理念付诸治国之中的,为此周游列国14年,可惜各个诸侯对其敬而远之,因此孔子没得到一试身手的机会。孔子没有机会,他的弟子中得到这种机会的人却比较多,比如子路,公元前487年,子路被任命为蒲邑宰,成为长垣县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地方长官。

河南长垣县:孔子称其为“三善之地”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据地方县志记载,子路“治蒲三年”,成绩卓著,他亲自带领民众开挖沟渠,以利农耕。孔子听说这位弟子政绩斐然后,专门从外地赶来查看子路的政绩。刚进入蒲邑境内,孔子就称赞说:“善哉由也!”走进城内看了一圈,孔子又说了一句“善哉由也!”走进衙门后,孔子第三次说了一句:“善哉由也”。这时,跟着孔子的颜回有点纳闷,就问:“夫子尚未见到子路就三次称赞其善,不亦逾乎?”孔老夫子回答说,入其境见沟渠深治,田地整齐,庄稼茂盛,说明子路恭正以信,故民众尽力;入其邑,房屋完好,商贾繁荣,树木葱茏,说明子路忠信以宽,故民不偷懒;至其庭,满院清净,诸下用命,说明子路明察善断,故其政不扰。

最后,孔老夫子说,看来子路的仁政取得了斐然的成果,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去见子路了,于是就带着颜回满意地回去了。后来,蒲邑被称为“三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