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南海一号从1987年发现到2007年打捞的过程

时间:2019-08-29编辑:吴飞

南海一号的探测情况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于20年前被发现,出于各种原因始终让它静卧海底,未加过分扰动。在沉没800多年后,它终于被整体“托出”海面。

南海一号探测情况_南海一号打捞过程_南海一号打捞方案

历经许多年的探测,“南海一号”的某些特征已被初步掌握,比如船体的尺寸、货物主要以瓷器铁器为主、深埋于海泥之下、船身除甲板外结构完好,等等。进而,建立在这些特征之上的意义也被创造出来并一再重申,比如能够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贡献珍贵实物、可以充实航海史和贸易史等。

在这些不无道理的演绎下,“南海一号”早已演变成一个文化符号,发掘“南海一号”行动随即成了文化大事件。

相较于零星发掘,整体发掘模式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但风险同样存在。一旦离开原先的环境,沉船面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会给考古带来怎样的影响?潜在的风险紧随“南海一号”浮出水面。

“南海一号”的首要价值理应是考古价值,而决定这一价值大小的是古船的原初面貌。假若“南海一号”的新环境不幸改变了沉船的历史面貌,其学术价值无疑会大打折扣。水下考古在我国是新型学科,其技术力量与发掘实践密切相关。文保能力的进步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的。

“南海一号”上早期出水的瓷器发生破损即为佐证。“南海一号”的考古价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价值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

南海一号探测情况_南海一号打捞过程_南海一号打捞方案

从考古学意义上讲,真正的发掘挑战恰恰在出水的瞬间开始形成,或者说从海上丝绸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的那天算起。这自然就牵涉到两种变量,关系考古界和政府意愿两个方面。广东考古学界对南海Ⅰ号抱有冷静的专业态度,这从不惜耽搁20年、反复论证方案等做法上可见一斑。

南海一号的探测情况打捞过程

预算

2004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确定。按照这一方案,打捞预算为1亿多元。但随着打捞出水时间的推后,打捞成本也逐步上升。按照“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透露的数字,为打捞“南海一号”修建临时码头花了1400多万元,单就两艘打捞船每天的租金就高达80多万元,还有施工中投入的钢材、水泥、水下设施、船舶、人工等,算下来,打捞工程预算接近1.5亿元。

如果加上“水晶宫”1.5亿元的造价,“南海一号”打捞并保存的总成本将高达3亿元人民币。方案一出,就被人评价为“不计成本的疯狂举动”。

一般的沉船打捞也就花费几百万元,“整体打捞并保存”要比“原地打捞保存”多花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资金。“南海一号”2007年12月28日进入“水晶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

为了整体打捞“南海Ⅰ号”,财政部2006年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

南海一号探测情况_南海一号打捞过程_南海一号打捞方案

不少人提出,花费如此“昂贵”的费用对一艘古沉船进行打捞和保护到底值不值?单霁翔说,打捞“南海一号”的意义是综合的,首先它对中国水下考古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为了保护这些水下文物,中国进行了多学科的攻关、跨学科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宝贵和先进的经验;同时,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和发掘,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对于“南海一号”上的文物价值,外界也进行了各种估算,甚至有媒体估计这些文物价值达3000亿美元。单霁翔表示,“南海一号”上的6万至8万件文物信息量非常大,“这些文物加起来会放大它们的价值和信息,简单地对文物进行估值是不科学的。”

实施

已确定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海水、泥沙按照原状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这次的打捞与建造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水晶宫经费将花费2.3亿元人民币:打捞经费7000万加建造博物馆1.6亿。

两艘万吨级的打捞船正忙碌不停地作业,一个特制的沉箱已经被下放到水底,用于将沉船整体打捞出水。沉船掩埋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是一个长30米,宽10多米,高3—4米,连带海底凝结物重达3000吨的庞然大物。人们将它整体平移到海岸边那座正在兴建的博物馆中,然后放入一个巨型的玻璃缸当中,一边发掘一边展览。

这个计划如此宏大,以至于世界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看到这个方案时连声说,不可想象,这只能是在中国才发生的事情。从1987年到2007年,20年间,这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已经成为中国水下考古里程碑式的标志,它的发现和打捞过程充满各式各样的奇迹和波折,亦如中国水下考古本身的进程一样:从没有一个水下考古人员,没有一套水下考古装备开始,到目前已经着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难度的水下考古实践。

南海一号探测情况_南海一号打捞过程_南海一号打捞方案

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因“南海一号”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该船整体打捞后将放置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即水晶宫)。

据介绍,“南海一号”整体浮出水面后,将转移、安置于由广东省政府将直接拨款1.6亿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进行保存及供人们观赏,该博物馆预计将于本月底封顶。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阳江“十里银滩”上,占地13万平方米,博物馆藏品规模确定为3万件。“水晶宫”是一个巨型玻璃缸,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情况完全一样。通过“水晶宫”的透明墙壁,还可以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示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