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
    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

    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张闻天、王稼 ...

  • 遵义会议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遵义会议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把失败原因归之于反动力量的强大,而不承认主要是由于他和李德压制正确意见,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的。接着,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 ...

  • 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没有全面地讨论政 ...

  • 遵义会议有哪些人参加
    遵义会议有哪些人参加

    中央政治局委员: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陈云(1905年—1995年)学徒工出身,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长征开始时为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治委员,遵 ...

  • 遵义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
    遵义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 ...

  • 遵义会议人员真实名单
    遵义会议人员真实名单

    遵义会议人员真实名单: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陈云(1905年—1995年)学徒工出身,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长征开始时为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治委 ...

  • 邓小平与遵义会议之谜
    邓小平与遵义会议之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中国大地,遵义的造反派联络大串联来到遵义的外地学生,打着“造刘邓路线的反”的旗帜,到遵义会议纪念馆抄出1959年中央档案馆给遵义纪念馆的复信,诬蔑邓小平“篡改历史,硬将自己塞进遵义会议,捞取政治资本……”。在当时“清算”邓小平“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有“罪行”中,这一条无疑是他的重大“罪状”之一。于是,邓小平的名字在遵义会 ...

  •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一、主要内容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 ...

  •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 ...

  • 遵义会议会址的故事
    遵义会议会址的故事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选址的故事:会址是幢砖木结构、通体用灰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是贵州军阀柏辉章的私人官邸。1935年1月10日,周恩来副主席对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曾美下了一道命令:中央准备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参会人员较多,内容十分机密,让他去找一 ...

  • 关于遵义会议的故事
    关于遵义会议的故事

    遵义会议的故事1931年以后,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并开始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南方各主要革命根据地陆续丢失。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红三军主力也退出湘鄂西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开始了创建新革命根据地的艰辛历程。为何把湘西作为首选目标长征初期 ...

  •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同志在会上 ...

  •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党的主导地位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党的主导地位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经历了一个长期而紧张的酝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始终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早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毛泽东就曾多次提出战略性建议,均被“左”倾领导者所拒绝。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层中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一些同志明辨是非、转变错误立场。王稼祥当时担 ...

  •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本文小编来说说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会议产生的历史影响和旧址介绍。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 ...

  • 历史上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
    历史上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遵义回事是中国历史革命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呢?我们来看看。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陈云(1905年— ...

  • 遵义会议历史内容简介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历史内容简介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上的遵义会议是怎么回事?遵义会议怎么召开的有哪些内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来详细说说历史上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历史简介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 ...

  • 周恩来为什么支持毛泽东
    周恩来为什么支持毛泽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8.6万人,分别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向湘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长征开始后,红军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国民党军队重点设置于江西、湖南、广东之间的三道封锁后,蒋介石又调集40万兵力,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之侧。其中,在进入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