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元稹《离思五首》  其二
    元稹《离思五首》 其二

    《离思五首》其二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白话译文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文学赏析元稹这首诗的一、二句,也给人以超凡绝尘之感。碧山清泉漫流,万树桃花掩映,已非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小家碧玉,楼中丽人定是美艳绝伦的仙姝 ...

  • 元稹《离思五首》  其一
    元稹《离思五首》 其一

    《离思五首》其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白话译文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文学赏析其一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诗人不 ...

  •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诗词赏析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诗词赏析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元稹酬答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元和十年写于通州任所。诗中抒发的情感及其表现手法与《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相似,但诗人心情较为平静,易凄厉为凄惋。《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作者简介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 ...

  • 名家点评《遣悲怀三首》
    名家点评《遣悲怀三首》

    名家点评《遣悲怀三首》明·杨慎《升庵诗话》:俗谓柔言索物日泥,乃计切,谚所谓“软缠”也。杜子美诗“忽忽穷愁泥杀人”,元微之忆内诗“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续集》:字字真挚,声与泪俱。骑省悼亡之后,仅见此制。清·陈世镕《求志居唐诗选》:悼亡之作,此为绝唱。元、白并称。其实元去白甚远,唯言情诸篇传诵至今,如脱于口耳。清· ...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遣悲怀三首》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为什么“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长时间呢!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 ...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 ...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 ...

  •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赏析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 ...

  • 元稹为什么被称为元九
    元稹为什么被称为元九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 ...

  • 白居易、元稹因气味相投结交
    白居易、元稹因气味相投结交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是一种心心相惜的那种友情。他们有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所以才有更多的共鸣。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两个人有非常相似的经历,所以就有非常多的共同语言。当时这两个人都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面,但是所幸并没有在他们家庭里面养成懒惰的性子。他们在少年时期都非常的勤奋,曾经一起参加过科举考试,也一起 ...

  • 元稹被一贬再贬的原因
    元稹被一贬再贬的原因

    针对于元稹被贬这件事需要从元稹个人的历史经历来讲:在永贞年间,元稹进城去参加科举考试,而在那场考试当中,元稹获得的我们现在所称的三等奖的地位,而这个名次在当时已经是超级厉害的了,所以就给他了一个官职去做。他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正是因此他才与别人不同,他会一直秉承着儒家思想去做事,孔子的儒家思想曾经告诉过我们,作为一个正直的君子,如果你知道那 ...

  • 元稹的代表作分别有什么
    元稹的代表作分别有什么

    元稹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一至七言诗》等,其中《菊花》、 ...

  • 元稹的贬官历程:四贬武昌
    元稹的贬官历程:四贬武昌

    四贬武昌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 ...

  • 元稹的贬官历程:三贬同州
    元稹的贬官历程:三贬同州

    三贬同州随着平淮西后的大赦和元稹知己旧识崔群、李夷简、裴度相继为相,逐渐改变了他在政治上长期受压抑的处境。元稹于元和十三年(818年)已代理通州刺史,岁末,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及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真授祠部郎中、知制诰。 ...

  • 元稹:初进宦海
    元稹:初进宦海

    初进宦海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十五岁的元稹以明两经擢第。唐代科举名目甚多,而报考最多的科目则为进士和明经两科。不过两科相比也有难易之分,进士科难,“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科“倍之,得第者使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唐代文人也更为看重进士科。元稹为尽快摆脱贫困,获取功名,选择投考的为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一战告捷。及第之初的 ...

  • 元稹的早年经历
    元稹的早年经历

    早年经历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八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 ...

  • 唐朝诗人元稹的简介
    唐朝诗人元稹的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 ...

  • 薛涛和元稹的爱情故事:一个求而不得,一个绝情离去
    薛涛和元稹的爱情故事:一个求而不得,一个绝情离去

    公元809年,当时31岁的元稹出使东川,与薛涛所在的成都相距四百多里。不过两人真正搭上线是一个叫严绥的人的撮合,在他的撮合下,薛涛离开成都来到了梓州与元稹见面。这一次的相约,薛涛在梓州整整待了三个月。当时的薛涛虽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还是不同于元稹以前所见的那种大家闺秀或是风月场所的女子,在元稹的眼里,薛涛就是一个最特别的存在,不管是她这个人还是她所 ...

  • 元稹诗词收录 元稹诗词风格是怎样的?
    元稹诗词收录 元稹诗词风格是怎样的?

    元稹有哪些诗词?元稹最擅长写哪类诗词?以下为您介绍元稹的诗词。元稹简介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 ...

  • 元稹《遣悲怀三首》表达的情感 《遣悲怀三首》是哪三首?
    元稹《遣悲怀三首》表达的情感 《遣悲怀三首》是哪三首?

    《遣悲怀三首》是哪三首诗?《遣悲怀三首》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以下为您介绍《遣悲怀三首》。元稹简介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年)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