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光绪是如何看待旧的礼制的
    光绪是如何看待旧的礼制的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后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开缺回籍。多数人以为,这是慈禧的决定,光绪只是被迫服从。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清朝向来以“天朝”自居,外国使节前来朝贺,必须行跪拜之礼,这一礼节引起了很多国家的不满。光绪久有革新的愿望,也多次在外交礼仪上表现开明的态度。1898年春节,外国公使照例要来朝廷觐见贺岁。在觐见的前两日,光绪召见军机大臣时称,允许外国使臣 ...

  • 如果光绪掌权清朝会灭亡吗
    如果光绪掌权清朝会灭亡吗

    还不知道:光绪掌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觉得如果是慈禧死了,光绪掌权的话,那么大清灭亡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早,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化,因为光绪本人是接受和愿意对国家进行一定改革的,他也希望日落西山的清朝统治能够重新出现新的活力和发展。毕竟国际形势摆在那里,如果不改革最终只会灭亡,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 ...

  • 慈禧发动政变为何不直接废了光绪
    慈禧发动政变为何不直接废了光绪

    据《清史稿》,咸丰六年,咸丰宠妃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名叫载淳(后来的同治帝)的娃娃,也是皇长子,当立为太子,可是大臣肃顺等人担心其母将来专权,劝咸丰学学汉武帝,“立子杀母”以绝后患。咸丰先是犹豫不决,后来一想,难道非要杀人,才能避免后宫干政吗?不杀人也有办法。咸丰的办法是,临死前给皇后钮祜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留了一道密诏: ...

  • 慈禧与光绪皇帝的关系
    慈禧与光绪皇帝的关系

    从血缘角度上来说:光绪皇帝是慈禧亲妹妹的孩子,也就是他自己的亲外甥,也是她自己的亲侄子。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爱新觉罗·载湉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为名义上的母子关系,在光绪当上皇帝的时候这 ...

  • 光绪皇帝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光绪帝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光绪皇帝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光绪帝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光绪皇帝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光绪帝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光绪帝是怎么死的?死后埋葬在什么地方?光绪皇帝的陵墓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光绪皇帝简介: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 ...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的真实历史原因

    西太后即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是清咸丰皇帝的妃子,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因她生了咸丰的惟一的儿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甲)七月,咸丰死,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懿贵妃那拉氏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上尊号为“慈禧皇太后”和“慈安皇太后”,分居西、东二宫,慈禧太后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西太后的热衷于权势和野心勃勃,咸丰帝生前已有察觉,故临 ...

  •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清德宗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正月二十日,爱新觉罗·载湉正式即位。虽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光绪临朝亲政后,53岁的慈禧太后权势依旧,一方面限制光绪的权力,另一方面又通过隆裕皇后及太监李连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帝载湉的行踪。从即位开始,光绪帝就被慈禧太后所控制,或当做争夺权利的利器,或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翁同龢是朝中帝党领袖,是光绪变法维新的主要支持者。 ...

  • 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
    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

    光绪是清朝最不幸的一个皇帝,他的一生都是在慈禧的淫威下度过的。他本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由于自身的软弱和慈禧的淫威,推行的许多重大措施连遭挫折,根本无法施展抱负。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也由于慈禧的反对而中途夭折,六君子被杀,光绪亦遭到软禁。光绪想有所作为而不能为,他的悲剧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1908年11月14日,光绪病重。军机处特派人将庆亲王弈劻召回。庆 ...

  • 光绪帝仅比慈禧早死一天 是巧合吗?
    光绪帝仅比慈禧早死一天 是巧合吗?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年底,清王朝的两位最高统治者一皇帝和操纵朝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女皇相继去世。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含恨而死,年仅三十八岁。第二天,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在故宫仪鸾殿病逝。终年七十三岁。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驾崩的消息被送到宫中时,举朝震动,王公大臣们没想到这位正直壮年的皇帝会突然英年早逝。再加上,光绪无后,没有确 ...

  • 光绪帝与珍妃的爱情
    光绪帝与珍妃的爱情

    光绪皇帝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不仅不能主导政治生活,就连他自己的家庭生活也被慈禧牢牢地控制着。光绪皇帝与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是慈禧皇太后懿旨亲定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都统桂祥的女儿,慈禧皇太后的亲侄女。慈禧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宫内,在皇帝的身边安插自己的亲信。这样既可以随时把握皇帝的动向,也可以为日后母族秉政,太后听政做好准备。正因 ...

  • 光绪帝被袁世凯出卖
    光绪帝被袁世凯出卖

    但是好景不长,慈禧太后一伙开始准备反攻了。京师的气氛和闷热的天气都使人变得烦躁不安。古老的京城里,人们都在议论着朝局的发展、新法的走向。不管是守旧官僚,还是维新志士,人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上午,光绪帝乘轿来到西直门,在倚虹堂稍息片刻,登上龙舟,朝颐和园驶去,他要为维新变法做最后的尝试。他准备再次向慈 ...

  • 光绪帝 向慈禧摊牌要求还权
    光绪帝 向慈禧摊牌要求还权

    甲午战争的惨败带来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狰狞面目,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组织的变法救亡运动席卷全国,成为一济救世良方。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光绪皇帝决心要冲破一切阻力,决意变法,为国家复兴做最后的努力。但是,光绪要支持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把变法救亡运动付诸实施,还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从清王朝在实际上的最高主宰者慈禧太后手中 ...

  • 光绪帝选拔人才试图救国
    光绪帝选拔人才试图救国

    在清廷内部,战败也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和后果。光绪身为皇帝,虽然奋力挣扎,但最终却被驱赶到这条耻辱的道路上,他对朝中的那些卖国权奸充满了仇恨。他认为他有责任亡羊补牢,从头做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在京城举行。光绪便想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些有气节、有作为的官员,来帮助他完成救国大任。这年四月,光绪亲自主持殿试,选拔人才。他看到四 ...

  • 光绪帝与慈禧的三层关系
    光绪帝与慈禧的三层关系

    爱新觉罗•载湉生于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其父醇亲王奕寰是咸丰的弟弟。咸丰即位不久,就封奕寰为醇郡王。奕寰十九岁那年,咸丰帝为他指婚,将自己宠爱的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嫁给了他。为了使立载湉为帝的安排合法化,慈禧依照封建王朝新皇帝即位必须履行的程序,在太和殿为载湉举行了一个登基典礼,并颁谕布告天下。就这样,年幼的载湉走出了无忧无虑的王 ...

  •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国际背景经济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 ...

  • 光绪帝推行维新变法 力求改革图新
    光绪帝推行维新变法 力求改革图新

    1898年9月28日是个血腥的日子,这天,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抱定清廷这具偃尸,将中国社会一步步拖向苦难的深渊。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极力鼓吹按照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以求国家富强。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设立学堂,宣传维 ...

  • 慈禧太后:光绪帝为何称呼母后为亲爸爸
    慈禧太后:光绪帝为何称呼母后为亲爸爸

    很多人都知道,光绪皇帝称呼慈禧太后为亲爸爸。难道这是满族的风俗习惯?我曾向满族同事和研究满文的同事请教,答曰:并非如此。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这样称呼她呢?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位居九五之尊的一代帝王,口口声声称呼女性的叶赫那拉氏为亲爸爸,岂非咄咄怪事?其实,并不奇怪。那拉氏1861年通过辛酉政变,开始了臭名昭著的垂帘听政,爬上了统治全国的宝座。在清末的同治 ...

  • 光绪皇帝死因之谜
    光绪皇帝死因之谜

    淸末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傍晚(酉刻),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载湘,躺在冰凉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满含悲恨地离开了人间。世事竟是如此凑巧,就在他死去的第二天下午(未刻),他的母后兼政敌一一操纵清末政权几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皇太后那拉氏(以下简称西太后或那拉氏),亦病死于中南海的仪鸾殿内。皇太后与皇帝这母子二人,在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

  • 武昌起义爆发 清政府岌岌可危
    武昌起义爆发 清政府岌岌可危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铁路围有政策;决定把原来商民合办的粤汉、川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再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借款,实施借款兴办实际上是借铁路国有名义把铁路权出卖给列强。不料,铁路国有政策竟成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当时,铁路巳由商民合资修筑,许多官绅、商人、地主甚至农民都购买了股金。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拒不归还股民的股金,等于没收股 ...

  • 维新变法运动展开 有识之士走上改革救国之路
    维新变法运动展开 有识之士走上改革救国之路

    《马关条约》签订后,举国哗然,群情激愤。甲午战争带来的奇耻大辱,激怒了国民,有良知的知识阶层纷纷要求改革政治、振奋图强。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发动举子们联名上书,要求清政府拒和、迁都、变法。18个省的1200多名举人推举康有为起草奏书。康有为挥笔一天两夜,完成了1.8万多字的《上皇帝书》。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5月2 ...

12共 2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