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秋季常见疾病有什么 怎么来预防

时间:2018-09-04编辑:梓岚

一、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九月仍处在手足口病好发季节,易在幼儿园出现聚集性发病。幼儿园开学后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儿童家长、学校老师、家庭保姆等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于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二、食源性疾病

风险等级:★★★★☆

9月份仍是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预防措施

按照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做就能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1、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避免虫、鼠及其它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品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接触。

3、做熟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三、细菌性痢疾

风险等级:★★★★☆

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氏菌病,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但量不多,左下腹往往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预防措施

细菌性痢疾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1、最好喝开水、不喝生水;

2、在疫区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

3、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

4、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

5、在疫区不要参加婚丧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动。

四、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

风险等级:★★★☆☆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可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全身极度乏力出现早且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并发症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开学后孩子们互相接触,造成流感交叉感染,从而加大了流感暴发的可能性。

预防措施

1、应注意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物;

2、家庭和幼托机构、中小学校应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盖口鼻;

3、在流感流行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继续做好流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五、红眼病

风险等级:★★★☆☆

秋季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特别是学生入学后一两周,学校易发生红眼病流行。该病通过接触感染,通常有1-3天潜伏期,临床表现为眼刺激症状,眼红、烧灼感、异物感、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眼睑水肿,结膜高度充血,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

预防措施

1、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的好习惯,不共用毛巾、浴巾、枕套等贴身物品;

2、学校强化晨检。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

3、游泳池要加强对泳客的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早就医,并按医生要求暂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家庭做好隔离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