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宁夏回族文化特点

时间:2018-02-03编辑:历史狂流

宁夏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五分之,密度最大,号称“中国的穆斯林省”。

回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她们在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也是一个特殊的民族。

回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即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以使用汉语文和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为特征。

民俗专家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创造及智慧的结晶,其优良部分不仅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回族人喜欢唱歌,回族民歌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生活的结晶,这些民歌多角度多方面地体现了回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性格特征。

回族民歌的乐观主义精神永远给人民以巨大鼓舞和力量,它的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诗句给予回族人民思想上的启迪也是极为丰富的,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信仰影响民族性格,回族人信仰坚定、诚信好客。

众所周知,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回族共同体的形成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在回族共同体孕育,形成过程中发挥过纽带作用,且层层渗入回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信仰安拉,信仰安拉所创造的一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宗教无比虔诚,不容有丝毫亵渎和侵犯。

回族穆斯林所要履行的“五功”(念、礼、斋、课、朝)及回族的风俗习惯无时无刻不体现回族人民坚定的信仰。回族这种信仰坚定的民族特征,也明晰地表现在回族宗教吟诵调及民俗宗教歌中。

回族每天从日出到日落后的五次礼拜是其重要的功课,穆斯林每年要封斋一个月,在斋月内,鸡鸣用餐,星灿开斋,日出日末之间不食不饮,诵经赞圣。

每逢礼拜五必须进行聚礼,每年“开斋”和“宰牲”两大节日要举行盛大的会礼活动,听阿訇演讲并集体诵念真主的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所举行的婚礼、丧仪也大都要诵经赞念。

需要说明一点,伊斯兰教对《古兰经》和《赞主诗词》习惯称为“念”或“赞”不称为唱,可称为音调不能叫歌曲,在这里姑且称其为宗教吟诵调。

如宗教吟诵调中的宣礼词音调,是由声音洪亮的满拉每日晨五时在清真寺最高处或“邦克”楼上高声呼唤教民到寺礼拜的音调,其中的念词是阿语构成的。

回族是一个勤劳、诚实而热情好客的民族。伊斯兰教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勤奋工作以及一切合法合理的方式获取财富,主张在商业活动,人际交往过程中诚实守信,互惠互利。

好客更是回族人民一个显著的特征,来回族人家做客,必会有上好的盖碗茶待客。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过境的走廊通道,草原文化亦属于宁夏的母体文化之―,无论是骁勇的匈奴骑兵,还是强悍的蒙古勇士,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矫健的身影,为这片土地注人了雄健与刚毅的血液。

本属草原民族的党项人还曾在这里创造了儒佛一体的璀璨西夏文明,从而实现了从游牧化到中原化的华丽转身。

如果说草原文化赋予了宁夏人豪爽朴实的品性,那么西域的胡人文化则重塑了宁夏的文化格局。

来自阿拉伯、东罗马、波斯、古印度的异域奇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流入宁夏,汇聚成了穿古越今的文化巨流,而李贤墓中的鎏金铜壶、田弘墓中的拜占庭金币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现象的最好表征。

西域文化中对宁夏人影响最大者莫过于伊斯兰教,伴随着浩浩荡荡的蒙古征服大军,大量的西域穆斯林于13世纪定居于宁夏,占到全区总人口近三成的回族同胞既是这些移民的后人,伊斯兰文化也因此成为了宁夏地区最为显著的地域特色。

异域文化与先前进入宁夏的汉文化彼此激荡互涵,彼此各自赋予了对方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为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提供了文化上的原动力。

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共同铸就了粗犷豪放、憨厚淳朴的宁夏人,而勤劳,勇敢,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便是这种品格的实质与内核,她超越了历史时空与人生代际的鸿沟而传承至今,并永远扎根在每个宁夏人的灵魂深处。

推荐阅读:

全国各地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