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外地人眼中辽宁人性格中的缺点

时间:2018-01-30编辑:历史狂流

关于辽宁人的性格,一些外地人认为辽宁人比较土气、俗气,好像动辄就爱动刀子,因此说什么“东北人不好惹”之类的话,有一种地域的歧视心理。

还有人把辽宁人性格的缺点总结为四种类型:大忽悠型(喜欢提口号,不为实);懒惰型(恋家,不爱出去闯,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冲动型(粗鲁,动刀子,意气用事);官场型(深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官味足,官意识浓)。这些评价,无疑有失偏颇。

辽宁人的性格中自然也有些“欠缺”,大体上有如下几点:

一是过于粗矿,缺乏平和温柔之气。

辽宁人的性格中粗犷有余,豪爽有余,却效率不高,显得武气足,文气弱,总给人一种粗线条的感觉,这和南方人的性格恰恰相反;

二是过于爱面子,讲义气。

辽宁人办事往往有些过于讲究哥们义气,不拘小节,将哥们情义与生意场上的商业规则搅到一起,缺少一些商业规则意识;

三是懒散,随遇而安,不思进取,悠闲自乐。

他们有事没事就凑在一起聊天,唱“二人转”。辽宁人的性格中有优点也有缺点,它们共同构成辽宁人复杂的性格特征。赵本山导演的电视剧《乡村爱情》和小品,把辽宁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必须指出的是,豪爽也要守规则。做生意靠什么,靠感情,但更靠契约和信誉。如果说对合同斤斤计较、把丑话说到前面是“小气”,那么辽宁人需要这种“小气”。

先小人后君子,总比事前称兄道弟事后掀桌骂娘,打官司、打架斗殴要好。现实生活中,很多生意上的经济纠纷,都祸起“豪爽”

辽宁的北方是吉林和黑龙江,这两个省与辽宁同属关东文化范畴在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上异常接近,东北三省的人都有着某种天然的地理与文化上的亲近感,以至在东北以外的人看来,东北三省就是一个整体的文化板块。

辽宁人很清楚他们在中国地理坐标上的位置,并由这种地理位置感,逐渐衍生出一种明显的关外文化意识。辽宁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辉煌的红山文化,并绵延迁化,形成中国历史上“辽东文化”范畴。

但总体来讲,它仍处在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原主体文化的边缘地带,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国学渊源的精神积淀相对薄弱。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长青认为,我们从辽宁人的性格特征中看到了儒家思想影响的缺乏,特别是儒家“和”的思想和“礼教”传统的薄弱。

“礼教”传统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一。狭义的“礼”,指的是符合封建文化的一种礼仪的方式,而广义的“礼”,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范畴。

中国的礼仪思想传统,包括家族宗法的血缘关系,包括“大同”的思想、“仁”的思想、“中庸”的思想。

辽宁人的个性张扬,豪爽无拘束的、缺乏中柔之气的气质,无疑不符合“礼”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规范,也缺乏“和”的文化因子。

在儒家文化的天人关系中,辽宁人的性格底色是既敬崇天,但更注重现实生活中人的作用,提高了人的活动价值。这样,在儒家思想传播的相对薄弱地带,辽宁人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推荐阅读:

全国各地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