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安徽人的性格特点-知书达礼

时间:2018-01-25编辑:历史狂流

安徽人守礼仪,懂得谦让,谦恭礼让,颇具地方特色。

在日常生活中,老人们总是经常以“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和“礼多人不怪,无礼路难行”等俗语,教导后人务要通情识礼。故日常熟人相见,甚尊“是大还大,是小还小”,视不同对象,予以适当的热情招呼。

在平日与人举止言谈时,讲究慢声细语,温文尔雅。

亲友初见或与长辈人在一起,俗尚“紧睁眼慢开口”(多听多看,不轻易说长道短)。

此外,要求坐立姿势要适当,不躺、靠或歪着身子,不架“二郎腿”,不浑身抖动,俗称“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与别人坐聊,注意力要集中,以示对他人尊敬。起行时,礼让兄长、客人于前。平日路上行走,礼让老弱病残及孕妇、幼儿先行。二人行走,忌勾肩搭背,讲究“走路要有正相”。

若平日有客人来到,必要起身相迎,恭请上坐,然后拿烟沏茶,陪坐陪聊。请客人吃饭时,邀请客人先行上座,即便是小字辈,也定客气地请首座或上座(年轻者多推辞入旁座)。席间则热情地为客人斟酒夹菜。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亦是尽可能备办酒菜待客,俗尚“千差万差,来人不差”。

客人辞行时,必相送至门外,热情招呼“欢迎常来”。或谦称“怠慢了,请多包涵”。此谓“千差万差,情礼不差”。

因安徽人素好交朋结友。朋友间相处,最重以信相守,以诚相待,视“患难识知己”为座右铭。称:“处得知己者,胜过亲兄弟”。故安徽人素不轻易怠慢知己者,乐于济助好朋友。

在邻里之间,安徽民间流传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话是“远亲不如近邻”、“亲卫亲,邻卫邻,包老爷卫护安徽人”。故安徽人邻里间相处,通常相互关照,遇事能解则解,能帮则帮。

旧时,安徽百姓普遍生活清苦,若见邻里手头不济或停火断炊,相邻户总是设法给予帮助,虽邻不外。因此故,有的老邻居一旦搬迁远离,仍常往来走动,情如亲戚。

安徽民间在尊老爱幼方面,风气美绝。双亲在日,子女们必悉心照顾。流传最广最久的一句话是:“活时不侍候,死了祭木头(棺材),没有用。”

除日常关心照顾外,下辈人通常在自己生日时,向母敬以美食,说法是:“儿生日,母苦日。”若家中双亲老迈,生活不便时,儿媳更是相侍左右,不轻易远行;若双亲染病在身,其儿女定会设法四下求医问药,即便倾家荡产,在所不惜;若双亲垂危,其儿女决不轻易远行。即使远行在外,也一定在双亲咽气之前,返回家中,见最后一面,直至送终。

合肥旧志载:昔合肥有男“陈上品,中年丧妻,贫不能再娶,只身事母以孝,闻母逾八十,病卧数年,未尝离侧……隆冬,则抱母足温之”。由此可见安徽人孝敬老人传统美德之一斑。

老人对小孩同样关心疼爱。旧时,合肥民间贫穷人家甚多,然而,虽家徒四壁,决不轻易遗弃亲生骨肉;即便讨饭叫街,跑反躲难,总是将年幼子女携带身边,尤其是做母亲的,更是如此。

安徽民间有句俗话“宁死当官老子,不死讨饭娘。”所言即此。若外遇迷童,定会热心询问,不厌麻烦,设法帮其找到家长或护送至其家中,尊老爱幼之风久盛。

旧时,安徽民间信仰佛教的人甚多,普遍重积善积德,崇奉“不修今生修来生”的人生哲学,故而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之风久盛。

《安徽志》记载:昔安徽人“董超,字子楷,好义乐施,兵燹后,尽出家财,以周困乏,乡里义之。”又载范本泌,字衡若,性淳朴,七岁丧父,性孝友,与人交,然诺不欺,每隆冬必备衣粟,以贫。”

推荐阅读:

全国各地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