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报北大考古女生谈到父母哽咽了

时间:2020-08-31编辑:历史君

  报北大考古女生谈到父母哽咽了

  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 契珩,回忆高考查分那天,“还在睡午觉,不急,该出的分总会出”。她说,和父母一年才能见一次,盼到了甚至不好意思叫他们,但“他们会鼓励我学习,也很尊重我报北大考古”。得知女儿的成绩,钟芳蓉母亲说女儿的孩子不会再成留守儿童,“有出息了,替她高兴……”

  “留守”,是钟芳蓉无法回避的话题。她的家乡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地处湖南省南部山区,因为土地资源紧缺,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外出打工成了村里人发家致富的唯一出路。

  钟芳蓉的父亲钟元位在13岁,刚读到小学六年级时就辍学回家了,他先是干了两年农活,后到广东打工。在广东,钟元位与在中山市一家制衣厂打工的刘小义相识并结了婚。2002年3月,钟芳蓉出生了。几个月后,为了生计,钟芳蓉的父母又相继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

  和其他到外地打工的父母一样,他们每年春节回老家一次,短暂地停留之后,再返回外地继续打工,周而复始,钟芳蓉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谈到父母钟荣芳哽咽了…

  钟芳蓉有多大压力,家长都未必清楚,只有她的学长明白

  今年,湖南文科第四名的钟芳蓉最终选择北大考古系在网上引起了极大争议。因为这个选择,钟芳蓉也成了考古界的团宠。但却无人知道,在这个选择背后,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或许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明白,这就是她的学长潘军。

  钟芳蓉就读的湖南耒阳正源学校自2012年到现在,一共有12名考生考入了清华北大,今年有两位,钟芳蓉是其中之一。而潘军正是该校第一位考入北大的高材生。在钟芳蓉身上,潘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年的他和钟芳蓉几乎如出一辙,同样被聚光灯包围,同样被市领导、学校老师一行几十人驱车到他所在村里,庆祝他金榜题名。一块披挂着大红花的长方形奖牌至今挂在家里的客厅。潘军也曾立志要从事科研,称其他的选择对他而言都毫无吸引力,他的偶像是钱学森。

  耒阳正源学校的校长罗湘云建议钟芳蓉提前10天去北京报到,带爷爷奶奶一起坐一次高铁,费用由他来出。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大山里面的人们和外界被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正源中学实行封闭管理,学生们寄宿学校,初中生半月回家一次,高中生延长到一个月。学校管理非常严格,495个摄像头分布在380亩校园各个角落,时刻监控着学生。

  有没有熟悉的感觉?熟悉就对了,就是衡水模式。事实上校长罗湘云是衡水模式的忠实拥护者,他的教育理念是,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

  2019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派一些高三的学生去衡水学习,短则半年,长则一年。钟芳蓉高三也去过衡水学习,但除了她,其他几位去衡水的学生,高考成绩反而变差了。钟芳蓉坦言,衡水的学习对她帮助很大,但她只呆了一个学期,就不愿意再去了,衡水的压力太大了,她这种性格内向的孩子感到极为压抑。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几乎全部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和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除了学习,和外界几乎没有任何的信息交流。8月3日下午,现在在耒阳做选调生的潘军来到了钟芳蓉的家里,他告诉了钟芳蓉他自己的真实故事。考上北大后意气风发,立志当科学家,拒绝了家人要求报考的临床医学,选择了化学。但6年后研究生毕业,他还是选择成为了一名选调生。

  他讲述了他在大学的努力,有限的见识,使得他格局太小,对专业也不够了解。尽管他在读研时,是导师最勤奋的学生,也曾在影响因子19的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论文。但他依然败给了现实。出国深造没有经济基础,即使勉强成行,回国后也很难进985,211高校。而如果继续做研究,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

  潘军并没有劝钟芳蓉改专业。他能体会到她目前面临的压力。自从报考考古的消息传出后,父母不理解,4家电视台上门采访,她闭门不出,最后直接跑深圳去了。钟芳蓉已经成为了典型,她也没有反悔的机会。在听潘军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她很安静地听着。期间,媒体采访的电话接连不断,她干脆开启了飞行模式。

  对于她的压力,潘军非常理解,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就像他当初必须在化学这条路上走下去一样,钟芳蓉现在也必须在考古这条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