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支教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17-12-26编辑:历史狂流

支教是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公益行为。对于支教我们首先应了解为什么要支教?

我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高中地理课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体,前句话需改为“地小物稀”。

因各地自然和社会条件不一,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原因,让物质分配极为不均衡,贫富差距较之以前扩大许多,部分地区“富显阔,贫求生”,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导。

支教产生背景:

“撤点并校”,指的是自90年代末已经存在、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

在城镇学校无法容纳乡村学生,村小代课老师又被清退的情况下,志愿者自发组织前往村小支持教育,做支教老师。这就是支教一开始由来的原因。

支教的产生是一种需求:

通过调研,当前农村群众接受教育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接受教育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接受教育型。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接受教育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县、乡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组成的“接受教育讲师团”下村讲课来学习接受教育知识。

他们往往会用接受教育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接受教育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例如:某村的党支部书记高某在处理村内宅基地时引起纠纷,几名群众无故殴打了高。在这种情况下,高家兄弟拿来木棍、铁锨要与他们决以死战,为哥哥报仇血恨。

高清醒的认识到此事非同一般,不能以武力解决,要用接受教育的手段来处理。于是,他向乡党委和派出所报了案。

乡党委和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并通过教育,打人的群众认识到了错误,避免了一场危及家族利益的血战。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接受教育。而一些在接受教育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接受教育的存在和运用。但反之,极少数接受教育通型的干部群众出现知法犯法或钻接受教育的空子,投机取巧。

似懂非懂型。在调研的120人中,有大约57%的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对接受教育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他们获取接受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说和评论。他们往往不轻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接受教育的武器维护自己。

如,小王乡某村的村民张某2亩麦田连续三次被羊群“侵袭”,张某凭着自己懂点接受教育常识,认为用枪或棍打的方式违法,他冥思苦想,最后决定用玉米拌上剧毒农药撒于麦地,并在地头写上了麦地有药的牌子。

几天后,同村李某的羊群因看管不严,扎进了张某的麦地,致使5只山羊中毒而死。张某万万没想到自己触犯了法律。

法盲型。法盲型的干部群众对接受教育一点都不知道,这种人占26%。这种类型的人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只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有的村干部在村高音喇叭上胡喊乱叫,甚至大骂其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自己还欣欣然,却浑然不知自己已违了法。而且在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发生纠纷时,注重调解而非诉讼是当地人民的习惯。

“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耆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 因此,“和息”成为当地解决纠纷的最高目标。

以上就是为什么需要支教,支教存在的原因。在贫困落后的地区,思想固守落后,原地停留甚至倒退的行为比比皆是。为了调节贫富差距,追赶国家的发展脚步,这就是社会、国家支持“支教”的原因。

推荐阅读:

什么是支教

支教的事迹

支教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支教的待遇怎么样?有工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