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新证据?

时间:2017-04-28编辑:历史狂流

国际著名学刊《科学》于2016 年8 月5 日刊载一篇题为《公元前1920 年溃坝的洪水,为中国的大洪水传说和夏代提供了历史依据》的文章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这篇文章中,南京师范大学的吴庆龙研究员带领一支国际科学团队试图为华夏历史“口说无凭”的源头提供新的事实依据。他们模拟重建了在青藏高原边界发现的一处远古滑坡坝遗址,并证明了因滑坡坝形成的堰塞湖崩溃时,瞬间倾泻而出的洪水足以造成黄河下游的改道和绵延的洪灾事件。文章分析称,这次溃堤与中原地带大规模的文化转型事件在时间上十分贴合,似乎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不谋而合,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史籍、考古证据之外的另一种形式的佐证。

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新证据?

根据该文章所述,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一场强烈地震在黄河上游峡谷积石峡(今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 至9 个月, 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 亿至160 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这样规模的洪水灾害在中国历史时期内没有发生过(有确切记载的),是一场非常罕见的巨大洪水。因此,我们推断它应该就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那场大洪水。”吴庆龙说。

这篇论文的上半部分基本都是有关这次堰塞湖溃坝的研究,不少国内学者认为, 文章到此尚是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考察, 并且很有创见地提出了毁灭了喇家聚落(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并造成积石峡上游滑坡的很可能是同一场地震的观点。引起争议的是接下来的推论。对于这篇文章的推论,国内不少考古学者认为证据链不足, 表示质疑。如上海博物馆馆员张经纬等人认为,黄河上游洪水能够影响下游2000 公里的推测,想象多于科学依据。而且, 文章将古籍中记载大禹“导河积石”与洪水发现地“积石峡”的重名联系起来,虽然表示是否为巧合还有待历史地理学来研究澄清,但甘青交界的积石山、积石镇得名在隋文帝之时,文章显见有“望文生义” 之嫌。而且大禹治水的范围,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只能在郑州以东,不可能发生在黄河中上游一带,中上游有较为充分的回旋余地,大禹不可能远赴青海治水。

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新证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贾连敏在受访时说,自然科学的手段可以解决很多传统考古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多考古项目包括夏商周断代工程本身就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在一些数据的取得上功不可没。不过他也认为,自然科学作为手段应该纳入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中去, 否则,就会游离于考古学的把控之外而出现偏颇。

关于夏朝及大禹存在的确切时间,就目前的发现和掌握的证据来看,尚难以论断。但学界对于夏王朝的关注与研究,也在新的发现与争论中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