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李世民为什么让李治做太子?

时间:2017-10-22编辑:历史狂流

他说,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是皇帝错了。连前太子承乾的谋反,错也在皇帝身上。为什么?因为太轻信李泰了。请问陛下,这个世间,究竟是兄弟亲还是父子亲?当然是父子亲。那么,历史上, 有谁掌管大权后会杀儿子而让位给兄弟?没有。所以,李泰的谎言实在太简单了,这根本不用证明。

李泰平时跟皇帝关系太好,没有什么死心塌地的大臣。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好军师。他只知道讨好皇帝,忘了把握分寸。如果有足智多谋的军师,这样的态度如何可以公开呢?

最后,拔河比赛是长孙无忌胜利了。

太子李承乾,他跟皇帝解释说,自己身为太子,还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为什么还要图谋不轨?就是被李泰逼的啊!李泰步步进逼,自己不防范,担心会落得惨败。现在,如果陛下立李泰为太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正好落人李泰的计划之中了。这话当然有道理,李世民不免心中震撼。

最后唐太宗决定,一切谋划者都要出局,要让后人记得,太子之位非经营所得。他想让子子孙孙都如此坚持下去,最高地位的承担者,只能备选,不能积极争取。这是很天真的想法,他的子孙们没有谁记得这一点。

李泰失败,自然李治胜出。现在的文献记录,没有发现李治亲自努力过什么,一切看起来都是水到渠成的,太子之位如同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在李治当太子的过程中,长孙无忌、褚遂良都是大功臣。

那么李治真的一点儿努力都没有吗?不。史书记载,李治与李泰有过一次短兵相接。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有过这样的记载: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 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治由是忧形于色,上怪, 屡问其故,治乃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严矣。

元昌,是他们的叔叔汉王李元昌,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赐死。李泰借李元昌给李治施压,是希望李治懂得利害主动撤退。最近有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李元昌的墓志,贞观十七年,李元昌不过25 岁。所以他跟太子、跟晋王都能玩得很好。

这个时候,李泰考虑过自己是哥哥吗?当然没有。他只是把李治当做竞争对手而巳,不会考虑手足之情的。李治的反应呢?紧张,不知如何处理。

后来被唐太宗发现神色不对,反复询问,才了解真相。唐太宗认为李治表现更好,有保护哥哥不告发的意图。这事,对于李泰而言,增加了一个失败的因素。

在存在多种可能的情况下,李治选择了最有利的一种方案。说明他的这个表现,不是自然反应,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李治以退为进,巧妙地暴露了哥哥,并取得父亲的好感。于是,这成了李泰失败而李治成功的一个因素,太宗后悔答应李泰,决定改弦更张,放弃李泰。

可见,在李治当太子这件事情上,李治看起来是无所作为,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取得了胜利。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乙酉(六日),废黜太子承乾。第二天,宣布李治为新的太子。唐太宗决定,今后谁也不许经营太子之位,凡是经营者一概抛弃。

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资 治通鉴》卷一九七)

李治不主动告发李泰,在唐太宗看来是在保护李泰,十分符合唐太宗这个时候的心思。不仅如此,李治确实没有留下任何经营的痕迹,连他告发李泰私下的言论,都显得是被迫的。

这个时候的李治,虽然只有16岁,可是他的行为已经很成熟。通常说,年龄大一定经验丰富,但在这件事上可见例外时常有之。在政治上,李承乾不成熟,李 泰显然也不成熟,而年龄小的李治最成熟。这个结论如果成立,那么李治当太子应该说也不是天上掉馅饼,是有必然性的。

李治成为争夺太子的黑马,一点儿都不奇怪。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李治在经营,所有的人都在为李治而努力。连意志力超人的唐太宗,也为李治改变了主意,放弃了李泰而支持李治。历史记载表明,李治什么也没有干。

连后来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李治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 他们认为,长孙无忌要拥立李治,就是看中了李治的年幼无知。事实上,李治完全达到了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从高祖李渊的时候起,唐朝就开始推崇道教、推崇老子,但是从唐高祖到唐太宗,看来对老子的理论都没有什么透彻的理解。无为而无不为,看来只有李治把握得最切实。

李治就这样轻松地当上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