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晋谒中华民族祖先——炎帝陵

时间:2017-03-01编辑:梓岚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和黄帝共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

这里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原酃县)的炎陵山,炎帝陵就坐落在山腰正中的凹部。陵墓四周,古木参天,山风徐来,松涛阵阵;陵前洣水环流,碧波荡漾,一望平川,稻浪起伏。一片苍翠掩映之中,金瓦红墙,层层叠叠,殿宇轩昂,分外壮观。

五千年的岁月,湮没了多少英雄豪杰,而只有他,岁月愈是久远,愈是为人景仰!五千年的风雨,剥蚀了多少雕栏玉砌,而只有他的陵寝,风雨愈是吹打,愈是肃穆庄严!

迎面是高耸的午门。午门为牌坊式卷门,戟门和掖门分列左右两旁,红墙壁立,雄伟庄严。进入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同志1993年9月4日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石碑两侧,分立着神鹰和神鹿石雕。

石碑后面是行礼亭,为庑殿式建筑,八根石柱支撑起梁枋,亭中置香炉、烛台,是人们向炎帝神农氏敬香、祭拜之处。

行礼亭两侧是卷棚硬山式的碑房,存放着历代的告祭文碑。

再进去是陵庙大殿,重檐歇山式的大殿是炎帝陵殿的主体建筑。30根花岗岩石柱巍然矗立,托起巍巍大殿。大殿的顶棚和藻井彩绘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共绘彩龙9999条。大殿内供奉着炎帝神农氏的金身坐像,炎帝左手握着稻穗,右手拿着灵芝,膝前放着药篓。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着陈云同志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从午门到大殿月台的左右阶梯之间,设斜坡形御路,依次嵌有三块汉白玉雕龙,下为盘龙,中为双龙戏珠,上为卧龙,寓意江山永固、天下太平、至尊至贵。

大殿后面是四角攒尖的墓碑亭。亭中矗立着汉白玉石墓碑,“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飞扬的大字,是1987年进行炎帝陵修复工程建设时,由胡耀邦同志所书写。墓碑亭后面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寝。

整座陵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四周是金色梳璃瓦覆盖着的红色围墙,雄伟、堂皇、庄严、肃穆。

炎帝陵的后山上,修建有御碑园,陈列了历朝历代祭祀炎帝的祭文碑51块,另外还有5块记事碑。在记事碑中有一块特别引人驻足的碑,它就是以胡耀邦同志讲话为内容的《为人民多做好事碑》。胡耀邦同志曾两次晋谒炎帝陵。他说:“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共产党人的事业更伟大,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好好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多干实事,如果这样,人民也不会忘记我们的。"

拜谒炎帝陵,我们就是在诵读史书;走进炎帝陵,我们就是走进了课堂。

我肃立着,肃立在始祖陵前,香烟缭绕,殿宇巍峨,古木参天,洣水环流。啊!五千年的狂飙化作了炎陵山上的滚滚松涛,五千年的故事溶进了陵前洣水的层层微波,松涛阵阵,波光闪闪,仿佛向每一个前来拜祖的炎黄子孙娓娓地述说着以往。

据史籍记载,炎帝陵在西汉就已有陵,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因茶乡之鹿原陂有炎帝之陵,以陵名县,而设置茶陵县。

炎帝陵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则始于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之后记载较详细一些的就是宋代罗泌所著的《路史》了: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之后,王象之编著的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更为具体: “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

炎帝陵最早建陵庙,是在宋太祖乾德五年,即公元967年。宋太祖即位之后,派遣使者在茶陵鹿原陂寻觅到炎帝陵,即在陵前修建庙宇、肖像而祀。自此之后,炎帝陵前香烟缭绕,炎帝陵殿日益辉煌。

元、明、清三代,蒙、汉、满三个不同的民族统治着中华大地,他们都敬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历史留下了他们祭祀炎帝陵、修葺炎帝陵的记载。元代一百余年间,多次派员祭祀炎帝陵;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即派员整修炎帝陵,之后200年间,明代又两次大修炎帝陵;清代修得更多,200多年里,九修炎帝陵。

民国期间,地方政府主持4次整修炎帝陵。日寇侵入湖南,在距离炎帝陵40公里外,戛然止步,未敢再向前冒犯一步!

20世纪80年代,神州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炎帝陵,1986年至1988年,炎帝陵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修。修旧如旧,陵殿按照清代的形制进行了修复,只是规模稍有扩大,形成了午门、行礼亭、大殿、墓碑亭、墓冢五进。这次整修,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的关注和拥护。整修期间,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的捐款、题字和绘画。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寄来一副手书对联:神药垂千秋,庙貌重新酬圣德;农耕昭万世,民生利济感恩深。

从2000年到2015年,十五年里,人们又在炎帝陵修建了公祭区,修建了神农园,形成了陵庙区谒拜、公祭区祭祀、神农园缅怀的三大功能区,炎帝陵建设日臻完善。

炎帝,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炎帝陵,全体炎黄子孙共同的根!我们亿万万炎黄子孙,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共一个中华情重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