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寻找鲁肃的埋骨之地 儒将的葬身之所

时间:2017-05-04编辑:历史狂流

从《三国演义》中我们了解了雄才伟略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他们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巨星,光芒四射。而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险些被埋没,此人就是东吴的一代儒将,东吴最出色的战略家——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重要军事将领,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出身富裕豪族,初率部属百余人从周瑜到江南,后得周瑜举荐,他才来到了东吴,为孙权所赏识和器重。他一生都主张与刘备集团修睦结好,孙权正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才和刘备大军一起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鲁肃接任他的职位,代领其军,为东吴鞠躬尽瘁,出力不少,尤其是在孙、刘联盟这件事上,他的功劳当属首位。

公元217年,鲁肃因病去世,享年46岁。孙权亲自为他举办了丧事,诸葛亮也前来为其举哀。然而,他逝世后葬于何处,至今说法不一。就目前所知,鲁肃的墓穴就有5处之多,分别在其故里江苏临淮、汉阳龟山(现今的武汉)、巴陵(现今的岳阳),以及镇江(两处)。这么多的墓穴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鲁肃之墓呢?这就需要进行仔细的考査和研究,但是在没有掌握充分的事实证据之前,是不能妄下结论的。

先来看看主张故里之说的人的观点。据《三国志》记载,鲁肃死后葬于临淮,明嘉靖时期,他的墓碑还立于此地。《帝乡纪略》、《洒州志》等史料中明确说明了鲁肃是临淮人。而人死后归葬故里,实属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根据旧志推论,鲁肃之墓已经沉没于现今江苏省临淮镇南境的洪泽湖底了,也就是说,即使鲁肃死后真的葬在了临淮,现在已找不到他的墓穴了。

再看看主张汉阳之说的观点。1984年4月3日,《北京晚报》的“五色土”一栏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肃之墓的文章,文章作者认为真正的鲁肃墓位于汉阳龟山。文章的大致内容是:汉阳龟山是一座偏僻的大山,因此很少有人前来这里游玩,所以对鲁肃墓不甚了解。1974年,作者路过武汉时特意去登此山,等他登至山顶时,竟意外发现了鲁肃墓,但是这座墓经岁月的摧残后,只剩下一座巨大的青石牌坊了,不过还是可以隐约看见立柱和横杠上刻着的各种水船、战舰等浮雕花纹。这种说法是有据可査的,现在的武汉龟山上就有一座鲁肃墓。而且《湖北通志》上也曾提及鲁肃死后就是葬在了汉阳龟山。虽然算是有理有据,但是也不能证明此地的鲁肃墓就是真墓。

主张岳阳(旧称巴陵)之说的人的依据则是,周瑜死后,鲁肃曾经驻守在岳阳,代理水军都督一职,岳阳楼在三国时就是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况且岳阳有小乔墓,还有一座周瑜墓(不知是真是假),他们都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而且鲁肃和周瑜的关系又非同一般,因此鲁肃极有可能会被安葬于此。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的《巴陵县志》中,都曾有鲁肃墓的记载。在岳阳的鲁肃墓亭中的石碑上刻有“汉建安二十二年(217),东吴水军上将军鲁肃卒(死)于斯(此地),巴陵人思其德而葬之于斯”。而且,裴松之在《三国志•周瑜传注》中也曾指出,鲁肃死后就是葬在了巴陵。鲁肃代周瑜驻守巴陵一事有史料记载,可见,古巴陵一墓与鲁肃确有关联。现今,岳阳的鲁肃墓经常被后人修葺和凭吊。

最后再来听听镇江北固山之说者是怎么说的。在江苏镇江大学士山有一座鲁肃墓,大学士山也因此而得名。不过经证实,此墓是鲁肃的衣冠墓。

在镇江的谏壁苦竹村的小渎山(今新区大港新竹村),还有一处鲁肃墓,好多人都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鲁肃墓。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以及清朝康熙、光绪年间的地方志记载都支持了这一说法,后来该村的一个村民还发现了鲁肃墓的墓碑,经鉴定,此碑为民国初年所立。另外,小渎山背靠青龙山,面对凤凰山,横枕万里长江,是块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不愧是墓葬的理想之地,将一代名将葬于此地也不是没有可能。看来,此观点也是一个合理的参考。

众多的墓穴究竟哪里才是鲁肃真正的葬身之所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真相没有大白于天下之前,我们只能靠猜测来寻找东吴大将的归宿。


更多精彩推荐:

关羽为什么会失荆州 血的教训

关公的形象演化史 武圣变财神

返回大全页:

我国古代文臣武将悬疑案件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