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赵国是怎么灭亡的

时间:2018-07-09编辑:梓岚

秦国与赵国是老对手了,一直打,打个没完,互有胜负。赵国因为连年征战,战斗力也练出来了,算是六国中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与燕大战,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偷袭赵国,分别由王翦和桓齮担任将领。这一次偷袭作战大获成功,连下赵国河间九城。

不过赵国主力却未损,况且有太行山天险可以凭借,赵国依然高枕无忧。

公元前234年,憋了两年都快憋出内伤的桓齮终于抓住了赵军松懈的机会,向东迂回百公里,从漳水的下游偷渡过河,一举攻下了防备不严的平阳、武城,赵军统帅扈辄见到突然出现在自己侧后方的秦军,方寸大乱,匆匆忙忙地就和秦军干上了,结果自然是被秦军毫不留情地碾压成渣,小命也丢掉了。

此一战赵军损失十万人,已经是伤筋动骨了。秦军那边,桓齮却是蛇心不足,还想再干票大的,于是大手一挥,率军越过太行山,占领了赤丽、宜安两邑,直接威胁着赵国的腹地。

赵王迁一见这架势不干了:得寸进尺是吧?真当我赵国是你家后院,可以随意撒野?于是他一道命令下去,将正在代北和匈奴干架的猛人李牧召了回来。

李牧可是个不得了的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称号岂是浪得虚名,他在多年与匈奴的对战中,不仅掌握了步骑兵结合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技能,而且非常擅长示敌以弱从而打出凌厉的防守反击来。

李牧一接管与秦军的战斗,便定下战略方针:秦军连续获胜,士气正高,此时正面作战的话,即使获胜也是得不偿失的,必须高筑墙、广积粮,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就这样,秦赵两军便在宜安山下两两相望起来。没多久,望眼欲穿的桓齮不耐烦了,心说再望下去就得成斗鸡眼了,得想个办法。于是他便想出个“围点打援”的法子来:先率兵去攻打肥下,引诱赵军去救,然后乘机将赵军消灭于路途。想法不错,而且桓齮也照着去做了。可惜他却算漏了一点,那就是李牧的性格。

李牧常年在代北领兵作战,在当地犹如土皇帝一般,性子是十分骄傲的人。这种敌攻而我救,最后受制于人的战法绝对不是李牧的风格。

果然,李牧见到秦军的动向后,十分不屑地嗤笑道:“雕虫小技耳!”随后,他派兵出城袭击了秦军留守的大营,俘获了大量的秦军辎重和物资。

这样一来,轮到秦军急切回救了。李牧顺势布了个口袋,并将重兵放在两翼,最终重创了秦军,桓齮只带着少量亲随逃出,后畏罪逃往燕国。

此战过后,秦国并不死心,又于公元前232年派兵来攻。但是,李牧就像一堵无法逾越的城墙一般,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秦军的进攻。

不过,赵军在获得胜利的同时却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大量的精锐战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消耗掉了。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9年,赵国北部发生地震,再加上大面积旱灾以及连年的征战,国力变得羸弱不已,人心慌乱不堪。当此之时,秦军将刚占领的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并以此为跳板,趁赵国被各种灾祸搅得手忙脚乱之时,悍然来打闷棍占便宜。

秦军以王翦与杨端和为将,分南北夹击邯郸,赵军负责守城的仍然是李牧,他也仍然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与秦军对峙。

秦军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不了这种龟缩战术,于是动起了歪脑筋:你李牧不是能吗?战场上打不赢你,那就战场外给你上点眼药,看你怎么办。

秦于是派出间谍携带重金潜入邯郸,用一波又一波的糖衣炮弹轰炸赵国权臣郭开,还四处散布谣言说李牧私自与秦讲和,相约在破赵之后分封代郡。

赵王迁是个耳根子很软的人,被这三人成虎的谣言一说,也不动脑筋想一想,竟然真信了,来了个临阵换将,派宗室赵葱和颜聚替下李牧。李牧不服,抗命不遵,被赵王以专治不服的手段给杀了。

李牧一死,犹如擎天巨柱轰然倒塌,赵军的军心也随之溃散,赵国离败亡不远了。

果然,公元前228年,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另一位,王翦,率军一举击溃了由赵葱这根“葱”率领的赵军,赵葱被秦军当成“葱”给咔嚓掉了,颜聚则十分狡猾地逃跑了。

十月,主力尽失的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脑子缺根弦的赵王迁被俘,押往咸阳劳动改造去了。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往代地,自立为王。

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破代,俘获代王嘉,赵彻底灭亡。

特别推荐》》秦朝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