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龚澎

时间:2016-11-28编辑:梓岚

当时,欧美各国记者全部住在国民党国际宣传处招待所里,龚澎经常去那儿,很快结识了那些记者,并与同情中共的记者交上了朋友。在临时设立于重庆的各国驻华使馆,也常常能见到龚澎的身影。龚澎的美丽容貌和女性魅力,勤奋敬业的精神,待人诚恳的态度,光明磊落的胸怀,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问题的严密逻辑性,语言的清新幽默感以及对西方记者特性的深刻了解等等,很快赢得了一批外国记者和外交使官的信赖与敬佩。他们一致认为:“龚澎的一举一动,体现着大家所熟悉而且十分欣赏的周恩来的工作作风。”

1943年11月龚澎再次结婚,丈夫就是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乔冠华早年曾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当时,乔的公开身份是《群众》周刊主编和《新华日报》编委,在党内则属于南方局外事组成员。周恩来为这对伉俪在曾家岩53号三楼安排了一个房间。他们虽然新婚,但忙于各自的工作。乔冠华在工作之余还举办读书会,他们的新房里经常高朋满座:夏衍、胡绳、吴祖光、徐迟、张友渔、杨刚、马思聪等都是常客,还有外国使节也常来光顾。每次聚会,以分析国内外形势为主题,乔冠华大多是首先发言,而龚澎常常提出质疑,夫妻俩往往争得面红耳赤。经过争论,使问题得以明朗。由于他俩接触的背景材料多,又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所以分析问题能抓住大局和重点,且有针对性。与会者听了这对伉俪的争论,经常能使人对扑朔迷离的国内外形势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给人以拨云见日的感觉。

1944年,龚澎在重庆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乔宗淮。由于工作任务繁忙,孩子满月后,龚澎就请“周公馆”里的同志们照顾,而她有时要忙到深夜才回到小孩身边。

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9月16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了3个美国士兵,还同他们合影留念。龚澎始终不离毛泽东左右,为他当翻译。9月29日,乔、龚夫妇还安排毛泽东、周恩来与司徒雷登共进午餐,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在重庆,龚、乔伉俪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党的外交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在外交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成为中共方面公认的优秀外交人才。

由于国民党毫无诚意,和谈陷入僵局。因工作需要,龚澎被中共南方局外交事务委员会调往驻上海的新闻处任负责人。她在上海除了照常与中外记者联络、召开记者招待会、代表中共发布新闻外,还根据党的指示,组织力量出版了《新华周刊》——中共创办的第一份英文版刊物,该刊由乔冠华任主编,龚澎为发行人。1946年8月,内战已迫在眉睫,乔冠华和龚澎转移到香港。龚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委员、外事组副组长;乔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一任社长,并创办了《群众》周刊香港版。龚澎还化名钟威洛主编了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1949年9月,乔、龚夫妇奉命北上,以新闻界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召集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在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里,周恩来以政务院总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长及对外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乔冠华任对外政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亚洲司司长,龚澎任情报司司长,她的姐姐龚普生任国际司副司长。龚澎不仅是外交部的第一位女司长,而且在情报司(后改为新闻司)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4年,直到她1963年升任部长助理为止,这在外交部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