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只知道钱学森研究过火箭导弹你就OUT了

时间:2016-11-24编辑:梓岚

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钱学森是金庸的表姐夫

桃李满天下

在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借前辈余荫,成长为建设祖国中坚力量的年代,对于大众来说,“科学”是课本上的楷范,是报纸上的典型,是陈景润,是邓稼先,是李四光,是激励人们忘我奉献的光辉榜样,是催人奋进的伟大精神。

对于第二个钱学森而言,科学是他成为新中国航天领域一代宗师的依仗,教书育人,耕耘播种,润物无声,桃李满天下。

金庸《神雕侠侣》:“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中国“天眼”

而在人类探索的脚步远至冥王星、创造的人工智能打败了最优秀的棋手、最新的电子产品源源不断问世、能够探测到137亿光年之外的“天眼”射电望远镜建成的今天,对于大众来说,“科学”又是什么呢?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科学”在今天,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神坛,“成为科学家”也不再是只能写在小学作文中的梦想。我们揭下了科学的神秘面纱,享用着科学伟力赋予我们的每一份便利,科学的点滴进步,都可以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科学界的些许争议,都可以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

我们又是不那么幸运的一代,因为时代总在不断进步,真正科学昌明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各种似是而非的“伪科学”仍在时时困扰着我们中的许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亲眼见证那个时代是我们的不幸,而全力促使那个时代的到来,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第三个钱学森而言,他已化身为一个遥远而又近切的符号,他是科学文化的一个有力代表,人们审视着他,如同审视几十年来的科学进步史。光环逐渐褪去,代之以更大程度的真实,这真实把他拉下了曾经的神坛,却更加让人肃然起敬。不仅得益于他,更得益于漫长岁月中的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他们长久以来有意无意的努力,让科学的种子能够播撒进大众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和食粮,见证着那个科学昌明的新时代的必然到来。

金庸《神雕侠侣》:“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1947年,钱学森学成后第一次回国。在一次演讲中,他用诺贝尔奖得主尤里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们要消灭众生的困苦和匮乏,

 

1234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