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卢嘉锡简介化学家卢嘉锡生平故事

时间:2018-08-13编辑:梓岚

卢嘉锡,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赴英美留学。1945年回国后,他历任厦门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福州大学副校长。他创建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在他的领导下,该所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及有关原子簇的合成和结构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世界前列。1981年,卢嘉锡任中科院院长,领导全院进行改革活动,为推进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卢嘉锡——“毛估”大师

姓名:卢嘉锡

生卒年:1915—2001

籍贯:台湾省台南市

卢嘉锡出生在福建厦门。父亲卢东启以设立私塾教书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卢嘉锡就在父亲的私塾启蒙。虽然启蒙很早,但他迟迟不会说话,这让家人焦心得不行。父亲怕不会说话影响他的智力发育,就买了些图画让他看。他倒是很听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静静地翻看那些图画,有时候也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听父亲讲课,而且听得很入神。

有一天,小嘉锡终于开口说话了:“爹,我要念书!”家人见卢嘉锡会说话了,高兴极了。当时正赶上春节,家家户户都放爆竹。有一种爆竹点着了,先是“嘭”地一声蹿到半空中,然后又“嘭”地一声炸开。卢嘉锡问父亲这叫什么爆竹,父亲说:“叫天地炮。”不料,卢嘉锡反驳说:“不对,应叫地天炮,它先在地上响,然后才在天上响,所以该叫地天炮。”父亲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能细心观察事物,并且有独立的见解,甭提多高兴了。卢东启在心里默默地为小嘉锡祈祷:但愿他真的是大智若愚,将来能够有所作为。

卢嘉锡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片苦心,13岁就考入厦门大学预科。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数学。1930年,他进入该校的本科部学习。在选系时,他决定主修数学、辅修化学。后来,由于受张资珙教授(当时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的影响,卢嘉锡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变成主修化学、辅修数学。

大学期间,卢嘉锡的功课门门优秀,但老师仍然严格要求。有一次化学考试,最后一道分析题非常难,全系只有卢嘉锡找到解题思路,但他在计算结果时小数点算错了一位。区嘉炜教授只给了他1/4的分数。正为能解出这道题而自鸣得意的卢嘉锡感到很不平,愤愤地说:“太过分了,我的结果与正确答案只差那么一点……”区嘉炜教授却严肃地告诉他:“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给你敲一敲警钟。”听了区老师的开导,卢嘉锡仔细考虑了这个问题,觉得老师的话很有道理。

可是,如何才能彻底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卢嘉锡苦苦思索,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得出正式结果之前先要大致估计一下。从此,不论是考试还是平时做练习,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进而毛估一个答案的大致范围,如果自己计算得出的结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赶紧仔细检查计算的全部过程。卢嘉锡凭着这种做法,克服了由疏忽引起的差错,化学成绩提高得更快了。

后来,卢嘉锡获得了中英庚款公费留学名额,赴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在著名化学家萨格登指导下进行放射性方面的研究。1939年,他又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从此走上了一条光明的科学大道。卢嘉锡逐渐发现,在高深的科学研究中,毛估同样非常必要。当年秋,他来到著名结构化学家鲍林教授的实验室,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当时,结构化学的研究手段还非常原始,通常情况下,科学家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弄清楚某一物质的分子结构。但卢嘉锡注意到,鲍林教授具有一种独特的直观判断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他就能通过毛估初步确定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善于总结学习方法的卢嘉锡开始思索老师的这种毛估方法。

鲍林教授的这种毛估方法,卢嘉锡总是用不好。他反复思考,逐步悟到:科学上的毛估不仅需要非凡的想象力,更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善于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睿智头脑。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那么毛估就很可能变成“瞎估”,瞎估极易误导自己。打那以后,他更加勤奋、认真,毛估时不敢有半点含糊。

卢嘉锡不仅凭着这种独特的本领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顺利前进,还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确定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使中国在结构化学领域的研究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卢嘉锡成才启示

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马虎不得。

善于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良好的预知能力,建立在知识、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