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班昭:为什么要写《女诫》?

时间:2017-10-12编辑:历史狂流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他离开西域时本已有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之旅途劳累,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

在70多岁高寿之年,班昭写出了《女诫》,计1600字。《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恪尽本份。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胡说八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的兄弟姐妹相处之道,要事事识大体、明大义,即使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在压抑妇女思想方面,《女诫》是最彻底的,因为这是女性自己宣扬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班昭的《女诫》影响了后来整个两千年的中国女性观。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东汉皇帝短命,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与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邓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71岁的时候去世,邓太后为她素服举哀。此后出现了《女史箴》、《女则》、《女孝经》、《女论语》、《内训》、《闺范》、《女学》等一系列的跟风之作,但都再也达不到《女诫》这样的高度了。

班昭自己有所寄托,清心寡欲,没问题;可是,《女诫》倡导的“三从四德”,“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义”,“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等却把后面两千年的女人都搞得像进修道院一样的严肃,极大地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

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一整套的封建道德将中国无数妇女打入无底深渊,妇女无独立人格,成为男人的依附品。她们从精神到肉体都被弄得畸形了,不仅对着这些封建礼教躬身实践,而且积极参加对女性自己的奴化教育。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班昭,她所写的《女诫》一书,是中国妇女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

如此看来班昭不仅是个受害者,而且还真是一大历史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