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赵惇与父亲因继位闹起了矛盾

时间:2017-04-19编辑:梓岚

按理说,父亲长寿,做儿子的自然高兴。但是这事如果放在皇家,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东宫时,赵惇为了稳固自己的储君地位,对孝宗表面上还算是毕恭毕敬、孝顺有加,但是即位之后,父子二人的矛盾就开始愈演愈烈。

东宫一向是天下权力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太子的言行稍有不慎,就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要知道,全天下想当皇上的人可是数不胜数呢!赵惇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所以当他搬到东宫之后,一直严守礼法,刻苦读书,绝不给任何人留下扳倒自己的理由和借口。当然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之外,对孝宗也是照顾有加,一片孝心,天地可鉴。

对赵惇宠爱有加的孝宗也经常会写诗赐给太子,有意无意地提醒他将来继承了自己的皇位,要为恢复故国不断努力。既然父亲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自己要有恢复故国的伟大志向,赵惇当然也不能让父亲失望,先不提实际行动如何,表面文章还是要做到的。于是皇太子经常会写诗来赞颂父皇的丰功伟绩,并在诗中表现出自己未来的伟大志向。孝宗对这种父唱子和的感觉很是满足,自认为太子已经继承了自己的英明神武。

赵惇就这样谨慎小心地在东宫做了十多年的孝子,眼看着自己的头发也白了,眼睛也开始模糊了,依然不见孝宗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意思。一向稳重谨慎的赵惇也开始着急了。于是有一天,太子就故意试探孝宗道:“父皇啊,我的胡子都开始变白了,前几天有人送药让我把胡子染黑,我都没敢用啊。”

聪明的孝宗当然明白儿子的意思,但是他故意微笑地答道:“有白胡须好啊,这样可以显示你的老成,要染胡子的药干嘛!”太子一 听,这意思就是还不想退位啊。看来自己只有另想别的方法了,父皇不答应,自己可以去求助别人。可是天下之大,谁能动摇皇上的意思呢?那个人当然是让皇上都要敬三分的太皇太后吴氏(高宗皇后)了。

赵惇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位太皇太后身上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赵惇在太皇太后面 前毕恭毕敬,不时邀请太皇太后品尝各种时鲜美味。太皇太后当然也明白他的意思,有意无意地向孝宗暗示,要早点把位子传给太子才好。不过孝宗可不吃这一套,他有理有据地说太子还要继续历练几年才好。面对这样 一个对皇权有着强烈占有欲的父亲,赵惇觉得特别憋屈。

公元1187年10月,81岁高龄的高宗赵构驾崩,孝宗十分伤心。如果当年不是高宗禅位,孝宗也当不上这个皇帝,因此孝宗一直对赵构心存感激。赵构的去世,让孝宗开始考虑自己的情况,如今自己已经年将六旬,想要恢复故国的梦想也不太可能实现了,还不如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惇,自己享享清福呢。于是孝宗决定要为赵构守丧三年,不仅表明了自己对高宗的孝心,同时还借机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惇,以摆脱烦琐的政务。公元1189年2月,当了17年太子的赵惇终于做了皇上。

退位之后的孝宗居住在重华宫。他本以为儿子会像自己对待高宗那样来对待自己,但是没想到,父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却如此剧烈。

光宗登上皇位之后,开始正大光明地卸下了自己伪装多年的面具。不再装出“孝子”的模样来讨孝宗的欢心了。当然,刚登基不久的光宗,曾经仿效孝宗侍奉高宗的先例,每个月有4次去重华宫见父亲,偶尔也陪父亲游个花园、下个棋、喝喝茶。不过没过多久,光宗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开始找各种借口回避这种例行的公事,父子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也慢慢显现出来。

下一节:赵惇与宋孝宗父子关系恶化

推荐阅读:

宋光宗赵惇生平事迹大全 宋朝有精神障碍的皇帝

宋朝十六位皇帝生平事迹介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