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揭秘崇祯给东林党平反的历史真相

时间:2018-09-12编辑:梓岚

政治锄奸后,必平反冤假错案。干掉魏忠贤的崇祯皇帝,怎么重新评估东林党呢?

崇祯元年,为东林党人平反的声浪在朝中此起彼伏。一位叫倪元璐的翰林编修上书崇祯帝上,提出为东林党人平反的理由:

 “今世界已清,而方隅未化;邪氛已息,而正气未伸。”

倪元璐说,以前魏忠贤将东林称为邪党。如果称东林为邪党,那么魏忠贤的阉党又算什么?现在既然定性阉党是邪党,那么抗击阉党的东林党岂能算作是邪党?

倪元璐接下来说的比较客观。他说,东林是天下精英,是知识分子的良心,他们的错在于有洁癖,过于刻薄,但绝不是邪恶之徒。作为读书人,处世宁可像东林人那样清高,也不能像阉党那样少廉寡耻。 如果不给东林人平反,则不能扭转没有道德成本的社会风气。

倪元璐的话说得非常到位。那么,倪元璐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敢第一个站出来为东林党伸冤呢?让我们做个全方位的认识——

倪元璐,山东青州人,天启二年进士。他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代良好的家教培养了他勤奋正直的品质。倪元璐处在晚明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几朝皇帝权臣政治腐败的积累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的激化,国势日渐衰颓;但另一方面,这一末世时期出现了许多极有造诣和个性的文化人,先后涌现诸如赵南星孙慎行等人物,在政治文化史留下了引人入胜的奇光异彩,对倪元璐的人格塑造影响颇深。才艺超群,行事磊落的倪元璐进入官场时,东林党与阉党激战正酣,倪元璐心向东林,对阉党的疯狂迫害东林党的行为充满义愤。  

崇祯登基后,倪元璐受到重用,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此时魏忠贤还未倒台,倪元璐居然出了一道影射嘲讽魏忠贤的考题,题为“孝慈则忠,皜皜乎不可尚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忠诚出于孝慈,高尚源于清白。该命题明里连及庄子与孔子的有关语录,实则影射讥刺大奸魏忠贤。在那个非常敏感的时期,这题目一出,“人为咋舌”,都以为倪元璐祸之将至。不料此时崇祯皇帝正在盘算肃除魏忠贤,倪元璐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即为崇祯器重。担任“日讲官”,给皇帝上课。

在倪元璐眼里,崇祯应该是一个图存救亡、壮志难酬的伟大明君。所以忠诚正直的倪元璐放心大胆地建言献策。 这次为东林的平反上疏,是倪元璐“首论国是”。倪元璐俨然成了朝廷清理阉党、平反东林运动的开路人。

在他之后,就相继有官员接连上疏,为东林党鸣不平。于是倪元璐因势再上奏章。 强烈要求为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恢复名誉。他高度评价杨涟、高攀龙、邹元标、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的“真理学、真气节、真情操”, 充分肯定他们揭露魏党统治时期“任人唯亲、诬陷忠良、无视民生、乡官横行”等天下四害,为朝廷树立了正气。倪元璐大声疾呼:“人才不可不惜,我见不可不除,众郁不可不宣,群议不可不集。”

崇祯皇帝被打动了。崇祯元年即公元1628年三月,崇祯帝下令追恤天启时期被迫害至死的诸臣,东林六君子正式被平反昭雪。 随后,又下令焚毁诋毁东林人的《三朝要典》,套在东林人头上理论紧箍咒也被摘掉了。

崇祯宣布重新启用东林党人,召回东林元老。

残存的东林前辈孙慎行、赵南星被征召。

但此时他们都年事已高。惨遭发配的孙慎行,接到征召令时,已是72岁高龄,他身染重病,抱病入京,未及上任便与世长辞。

赵南星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此时赵南星已是古稀之年,七十八高龄了。自被阉党流放,他身处荒凉发配地已三年,但他不急不躁,安然处之。这种泰然面对逆境的坚强性格,差一点让他看到黎明。但可叹,此时阉党还未被剿尽,魏忠贤马仔、山西巡抚牟志夔仍在任上,他接到圣旨后故意拖延,压着不发放,致使赵南星一直蒙在鼓里,不知朝廷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自己被新皇重新招回。不久,年事已高的他一病不起,不幸病死在发配之地。

后人推测,倘若南星不死,帮助崇祯重振朝纲,或许大明不会在十七年后便亡。但是,以赵南星的秉性,和崇祯的性情,合作起来结局不用多想,恐怕是难好的。因为他遇到的君主,只是貌似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