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史可法守扬州的几大错误

时间:2018-03-06编辑:历史狂流

史可法守扬州,在扬州城被俘后拒绝投降而牺牲,史可法为国捐躯,是值得称颂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也被后人所传颂。在明朝北京失陷、崇祯皇帝自尽后,史可法作为南京的兵部尚书、首席大臣,他的气节令人钦佩,但是他在执政之时犯下了诸多错误,导致南明的形势江河日下,最终未能实现划江而治。

史可法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在拥立新皇帝问题上犹豫不决、左右摇摆,导致军阀参与拥立,造成了军阀尾大不掉的局面。

崇祯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都下落不明,只能让藩王继位,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万历皇帝的嫡孙、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应当继承皇位,但是史可法囿于东林党的党派之见不愿意拥立福王,史可法致信凤阳总督马士英指出福王“七不可”,将福王说得一无是处,史可法建议立另外一位“贤王”潞王为帝,但是这样就乱套了,毕竟“贤”很难定义,而“亲”却是确定的。

经过史可法和东林党人的一番“搅和”,原本清晰的继承问题被搅得一团糟,最终朱由崧利用江北四镇的武力支持,前往南京登基,这就是弘光帝。

第二个错误是无法有效地控制江北四镇,他们仗着“策立之功”拿着巨额军饷却不思进取,而且还鱼肉百姓,保护百姓的军队却成了百姓最大的祸害。四镇之一的高杰是唯一有向北军事行动的军阀,他准备率部进攻李自成,结果在睢州被降清明将许定国设计杀害。

高杰虽然死了,但是高杰部还有这十分强大的战斗力,史可法应当趁机将其余部收归自己所用,以增强朝廷对军队的实际控制力。而高杰的妻子也有此想法,她想让自己年幼的儿子认史可法为义父,而史可法却认为高杰出身贼寇(原来是李自成部下),不愿收其子为义子,反而让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认高杰儿子为义父,这让高杰余部将领十分寒心,最终高杰余部不但未能被史可法收归己有,反而四分五散,有些人甚至投降了清军,成了清军日后攻击南明的先锋部队。

接着,史可法犯了第三个错误,高杰在睢州被害后,高杰的部队攻打了睢州城,总兵许定国率军突围弃城投降清军而去。此时,史可法应该利用高杰余部控制睢州城,巩固睢州、徐州一带的防守,这样可以建立起面对清军的最前沿阵地,而史可法却选择了放弃睢州和徐州,撤回了扬州,这无疑让徐州和扬州之间的一带防守空虚,两个月后清军南下时,在扬州之前没有遇到任何大规模的抵抗,可以说和史可法此举不无关系。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虽然扬州是江北重镇、南京的门户,但是有了徐州可以更好的为扬州做缓冲,而且徐州本身也是军事重地,却被史可法轻易地放弃了,不得不说是史可法的重大失误。

当然,身为南明弘光朝的东阁大学士、首辅,史可法还犯了一些其他的战略性错误,比如采取“联虏平寇”的战略,未能趁清军西征之时收复山东、河南失地,可以说史可法作为一个统帅无疑是不合格的,当然他的气节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