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皇太极是怎样除掉袁崇焕的?

时间:2017-09-19编辑:历史狂流

在军事方面,皇太极继续努尔哈赤未完成的事业。他知道除掉袁崇焕不是轻而易与的,有袁崇焕守住了锦州、宁远、山海关,皇太极无法对明有何举动,除非绕到内蒙古去,迂回作战。

而朝鲜一日不征服,却也难免后顾之忧。鉴于当时所处的情况,皇太极决定采取的是欲伐大树,先减其枝叶的策略。

首先,皇太极统一了黑龙江和吉林东部的女真部落,保证内部的安定。随后,他出兵蒙古,征服了称雄一时的察哈尔林丹汗,统一了蒙占,为巩固后金的边翼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皇太极还两次出兵征讨与明朝结盟的朝鲜,迫使朝鲜脱离明朝,并与后金结成“兄弟之国”。

在条件成熟后,皇太极开始对明朝用兵。他吸取了努尔哈赤攻宁远城失败的教训,不采取强攻,而用离间计对付袁崇焕这个后金的劲敌。

一六二九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代善、莽古尔泰、阿济格、济尔哈朗、阿巴泰,与女真八个旗的军队,加上科尔沁族 二十三个贝勒的蒙古兵,经由热河,攻下长城的大安口与龙井关,进人罗文峪,占领遵化,驻在遵化的巡抚王元雅自杀,从山海关来援的总兵赵率教阵亡。

皇太极在拿下遵化以后,势如破竹,连陷蓟州、三河、顺义、通州,开到北京城边,把主力扎营在土城关,两翼分布在北京的东郊与北郊。

大同总兵满桂、宣化总兵侯世禄、锦州总兵祖大寿,与驻在宁远的督师袁崇焕,都赶紧率兵回到北京城郊。

袁崇焕与祖大寿扎营在沙窝门,满桂与侯世禄扎营在德胜门。崇祯皇帝下旨各军,一律听受袁崇焕的号令。 •

各个贝勒纷纷请皇太极立刻攻城,皇太极不肯。他知道,进攻北京这样既高且坚的城,不是容易的事,该比宁远城难得多。况且,袁崇焕的厉害,他的父亲和他都是领教过的。

恰好,有一个王太监向他投降。他就准备了一封求和的信, 托这个王太监递给崇祯皇帝。无奈崇祯皇帝不是一个肯缔结“城下之盟”的人,皇太极的这一封信于是石沉大海。

其后,捉了两个太监,其中一个姓杨;另一个姓什么,现在已难查考。皇太极忽然想起《三国演义》中周瑜骗蒋干的故事,便利用两个汉人降将,让一个叫鲍承先的军官扮演周瑜,把杨太监请到帐中。夜深以后,这杨太监假装睡熟,偷听鲍承先和别人谈话,却正好中计,当了蒋干。

杨太监没有遇到多少阻碍,就顺利地逃出金军营垒,冋到宫内。他向崇祯皇帝报告,说亲耳听到金军军官谈论:袁崇焕与皇太极已有勾结,所以皇太极才不肯与袁崇焕交锋。

崇祯皇帝是个既多疑又易于冲动的人,一听杨太监的话,便在十二月初一这一天召见袁崇焕,当场将他逮捕,关在“诏狱”(御牢)。

朝廷中一些大小官僚恨袁崇焕的很多,甚至有说皇太极是他勾引来的,也有说他带了两万兵回师北京是擅自行动。结果,在次年八月,袁崇焕竞以私自讲和与擅杀毛文龙两件事,被定了谋叛之罪,凌迟处死!

明朝君主昏庸,奸臣乱政,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由此可见明王朝国事日非,气数已尽,到了非亡不可的境地了。清兵入主中原后,为炫耀自己的聪明,嘲笑明朝君臣的愚蠢,才使这段公案真相大白,洗淸了袁崇焕的冤屈。

明崇祯九年,也就是后金天聪十年,皇太极即位十年,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正式称帝。

这一年的四月,皇太极在都城盛京(今沈阳)祭告天地,举行受尊号大典,即皇帝位,称“宽温仁圣皇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洲”,改年号为“崇德”,天聪十年即崇德元年,清朝正式建立。

当皇太极在隆重肃穆的气氛中,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阖朝勋臣贵戚之中,不仅有满洲贵族,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更有以孔有德为首的大批汉族官僚。他们手捧满、蒙、汉 “三体表文”,纳首参拜,三呼万岁。

此种盛况,大概为中国历代开国皇帝所未有,它标志着大金——这个关外割据政权已脱胎换骨,一代清王朝的大厦以完全崭新的面貌矗立于长城以北的广袤大地之上。

下一节:皇太极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