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努尔哈赤抓住时机进攻辽沈 迁都沈阳

时间:2017-09-19编辑:历史狂流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政府起用熊廷弼取代杨镐为辽东经略,以应付辽东的危机局面。

熊廷弼深知在辽东防线已被破坏,明军腐朽,毫无战斗能力的情况下,采取守势,伺机而动,才是可以挽回局势的惟一途径。因此,熊廷弼改攻为守,修固城池,招抚流亡在外的人士,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与努尔哈赤相持了一年多。

熊廷弼经略辽东,打乱了努尔哈赤原先拟定的进军日程表。他见辽东在熊廷弼的整顿下已完全改观,不得不改变全力向辽东进攻的策略,重新部署,将军队向其余二路进发:一路伸向北关,吞并了叶赫女真部;另一路向东部漠南蒙古诸部进击。

在完成了这一部署之后,努尔哈赤静下心来,耐心等待明廷局势的变化,以便抓住最有利的时机。

明廷这时的动荡变化可谓接连不断,极大地损伤了明朝的元气。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死,太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即位,是为光宗。

光宗是个好色之徒, 即位后,终日溺于女色,不久便得了病。内医太监崔文升为光宗开了一服泻药,光宗服后腹泻不止, 一天泻三四十次。病急乱投医,光宗又服了鸿胪寺丞李可灼献的一粒红丸,服后感觉很好,次日又服一粒,但第三天早晨便一命呜呼。

光宗死后,由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是为熹宗天启皇帝。

在天启朝,统治集团内部“党争”愈演愈烈,大臣之间相互结党,排斥异己,攻讦对手。熊廷弼治理辽东虽然功劳显著,但是他对朝廷党争不愿过多与闻,拒绝各党派的援引,且不向当权者曲意迎奉,因而得罪了朝中的权势人物,成为党争中的被攻讦对象。

先是御史刘国缙和姚宗文挟私煽动同伙陷害熊廷弼,熊廷弼得知后上疏为自己辩解;之后御史冯三才、张修德又弹劾熊廷弼,熊廷弼无奈再次上疏自辩。但朝廷中对他的弹劾并没有停止,最后熹宗派不知兵事的袁应泰取代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因此而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明廷罢免熊廷弼这一自毁长城的愚昧之举,使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给善于抓住时机变化的努尔哈赤提供了良机。

袁应泰到任后,杀白马祭神,表示自己愿与辽事相始终。但他是一介书生,虽然做官“精敏强毅”,但行军打仗并非他的强项。熊廷弼在辽时,部伍整齐,纪律严明,法令划一,以守御为主;而袁应泰则一改熊廷弼的策略,宽纵将士,撤换将官,同时不辨真假地收纳蒙古和女真降人,结果里面夹杂了许多间谍,使他们日后充当努尔哈赤攻辽的内应。

目光敏锐、富有军事天赋的努尔哈赤在熊廷弼治辽时,被迫转移战线一年多,而且不得不将进攻辽阳、沈阳的计划暂时搁置。

当他看到明朝政治日益腐败,政局更加混乱时,就觉得机会快来了,明神宗与明光宗的先后死去,使明廷党争益烈,加上经略换人,军心涣散,使努尔哈赤捕捉到了一个进攻辽、沈的绝佳时机,于是他果断地下令向辽、沈大举进兵。

天启元年(1621年)春,努尔哈赤率军进入辽河流域,发动了辽沈之战。为了打贏这场战争,努尔哈赤做了精心准备:刺探敌情、厉兵秣马、制造钩梯和车等攻城器械。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努尔哈赤发动了进攻。

仅仅经过十天,努尔哈赤的大军就接连攻克了沈阳和辽阳两城。沈、辽两城作为明朝在辽东的重镇,不仅派有重兵镇守,而且城高墙厚,器械齐全,按常理坚持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但在努尔哈赤大军的进攻下,有着“固若金汤”之称的沈、辽就接连失陷,这当然令明朝统治者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扩张,其经济、军事能力迅猛发展,尤其是后金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已经优于明朝。为了进一步吞并中原,努尔哈赤又力排众议,将都城南迁至沈阳。

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成为攻击蒙古、朝鲜和中原广大地区的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战略要地。

下一节:努尔哈赤被尊“清太祖” 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