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左宗棠出兵新疆 清朝收复西北边疆

时间:2017-08-11编辑:梓岚

1876年3月,祁连山下河西走廊的古道上,一支由步兵、骑兵组成的队伍正向西前进。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着戎装,骑着骏马,左右一群剽焊的骑兵、将官护卫,身后的大旗上赫然书一“左”字。这个老人就是左宗棠,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去新疆督办军务。

新疆是中国西北部的边陲重地。同治年间,浩罕国军官阿古柏趁清政府无暇外顾之机,侵人新疆。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伊犁,并向准噶尔盆地渗透。西北边防危机重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出兵新疆,收复失地。清廷内部对出兵新疆却有不同的意见:李鸿章坚决反对出兵,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力主出兵。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朝廷决定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前去收复新疆。

左宗棠研究了新疆的政治形势及地理特点,制定了“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他积极筹运粮饷,改善装备,整顿军队,编建了以道员刘锦棠部、都统金顺部、提督张曜部为主的作战部队。当年4月,左宗棠抵达肃州(今甘肃酒泉),部署进兵方略:令刘锦棠部分批出嘉峪关,经哈密前往 巴里坤,会合金顺部攻取北路;张曜部固守哈密,防止敌人由吐鲁番来犯。

阿古柏听说清军西进,急忙从阿克苏赶到托克逊, 部署防御。他以一部兵力防守乌鲁木齐等北璐要地,阻击清军;一部兵力防守胜金台、辟展一线;主力2万余人分守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支队伍成犄角之势。

8月上旬,刘锦棠、金顺二部清军从阜康出发后, 军士们便开始修筑堡垒,作出与敌人对峙的姿态。过了几天,刘锦棠突然下达命令,取近道连夜进军,突袭敌人。敌人没有什么准备,慌乱地抵抗了一阵,古牧地落入清军之手。清军乘胜于18日攻取了乌鲁木齐。

尔后,左宗棠命刘锦棠部驻守乌鲁木齐,防止阿古柏军北犯,继续清剿山中残敌;命金顺部继续西进,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北城之敌闻风溃逃。9月初,金顺部抵达玛纳斯南城,攻打了一个多月,敌人始终不肯投降。后来,刘锦棠、伊犁将军荣全先后前来增援,11月6日终于占领这座城市。至此,天山北路被阿古柏军侵占的地方全部收复了。

左宗棠原打算继续向南推进,但当时已是冬季,大雪封山,无法前行。第二年4月,左宗棠指挥清军大举进攻南疆,在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三战告捷。阿古柏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命,不久暴病而死。

左宗棠决心消灭阿古柏残余势力,尽复南疆。这年秋天,遂以刘锦棠部为“主战”之军,以张曜部为“且战且防”之军,长驱西进。南疆各族人民不堪阿古柏的残酷压迫,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清军作战。 1878年1月2日收复和田。至此,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整个南 疆全部收复。清政府 为收复伊犁,派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到沙俄谈判。

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 差大臣,赴新 疆统筹军务。在中、俄交涉过程中,左宗棠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阵”,在新疆作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在前往哈密的时候,他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他誓死 抗击沙俄、收复伊犁的决心。经过艰难的交涉和军事斗争,中俄于 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伊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设置州县。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是晚清战争史上少有的大胜仗。他统率 大军,连战连捷,只用两年时间,便彻底粉碎了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肢解和侵吞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新疆回到祖国怀抱,中国领土的完整得以维护,左宗棠功不可没。

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国及邻国成了瓜分的主要目标。他们不仅在中国内地划分势力范围,更想蚕食鲸呑中国的边疆地区。于是造成了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边疆危机。

1861年,沙俄出兵侵占了伊犁,实行殖民占领。中亚地区的浩罕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官阿古柏带兵入侵我国新禮,1867年以喀什噶尔为中心成立了“哲德沙尔”国。 俄、英都与阿古柏政权签订条约,在那里取得了许多特权。后来,沙俄通过《中俄伊犁条 约》割占了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进攻台湾,在台湾人民的抗击下退兵。后通过与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呑并了中国的琉球,并改为冲绳县。1883年底爆发的中法战争,是西南边禮危机激化的结果,战火从越南蔓延到中越边境。后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英国也加强了在我国云南及西藏地区的侵略活动。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下一节:中法战争法军大败 清政府仍求和

返回章节首页>>>皇太极建立清朝 从康乾盛世走向腐化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