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康熙亲政平定三藩之乱

时间:2017-08-10编辑:梓岚

康熙亲政后,把“三藩”“河务”“漕运”看作国家三件大事,写下来挂在宫中的柱子上,以提醒自己切切莫忘。河务、漕运涉及国计民生, 当然十分重要,而“三藩”为什么能成为国家大政,且居三件大事之首?

原来,在推翻明朝、镇压各地抗清力量的战争中,明朝降将吴三桂、 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功劳最大,均受封为王。他们各自拥有强大的军队, 是八旗以外的重要武装力量。其中,平西王吴三桂据守云南、贵州,靖南 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子)据守福建,平南王尚可喜据守广东。这就是所谓三藩。三藩当中,吴三桂地位最高,地盘最大,实力也最强。他被封为平西亲王,是云南的土皇帝。吴三桂自行在辖区内选派官吏,称为“西选”。他还铸造钱币、广设关卡、征收赋税,聚敛财富、扩充军队。

三藩的存在,特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势力的膨胀,已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完整。康熙帝决心撤除三藩,但又怕引起政治动荡,迟迟不敢动手。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想回辽东老家养老,请 求把爵位让儿子尚之信承袭。康熙帝见机会来了,马上答应了他回乡养老的请求,但不准他儿子接替爵位继续镇守广东。吴三桂、耿精忠感觉形势不妙,捉摸不透康熙帝的想法。这年七月,二人假意向朝廷提出“撤藩”请求,一来试探康熙的态度,二来 向朝廷施加压力。

怎么给吴三桂他们答复?康熙帝也犯了难。他召集众臣商议。多数人认为吴三桂力蛩雄厚,撤藩请求非其本意,动了他必然导致叛乱。只有尚书米思翰和明珠主张就此撤藩。康熙帝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吴三桂反叛蓄谋已久, 撤藩亦反,不撤亦反,与其被动受制,不如先发制人。他力排众议,断然发出同意撤藩的诏令。

吴三桂本以为皇上年轻怕事,不敢得罪他,没想到康熙帝动了真格,他恼羞成怒,立刻布置,起兵造反。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兴明讨虏”为号召,传檄天下,派兵出击。清军准备不充 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各个战场均处劣势,江南大部落入吴三桂手中。次年,耿精忠在福建、尚之信在广东起兵响应。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发动兵变,响应吴三桂。

三藩叛乱、江南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一片惊慌,有人主张杀了主张撤藩的大臣,赶快求和。康熙帝严词批评他们的言论, 面对作战的不利形势,决定采取剿抚并用、分化瓦解的策略。

对于吴三桂,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毫不退让的政策。战争一开始,康熙帝便下令捕杀吴三桂之子、额附吴应熊,以坚定平叛决心。康熙帝任命顺承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军讨伐吴三桂;同时,起用绿营兵(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营兵),以湖南为主要战场,阻击吴三桂军渡江。

对耿精忠、尚之信和王辅臣,康熙帝则采取软硬兼施,招抚劝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两手政策。他下令停止撤消平南、靖南二藩,还多次下诏赦免耿、尚、王之罪,派他们在京城的亲朋好友前往福建、广东和陕西进行招抚,一再保证既往不咎。同时,派兵前往军事要地,保持对他们的军事压力。

康熙帝征抚并用的政策击垮了王辅臣、耿精忠和尚之信。王辅臣兵败降清,西部叛乱被平定。耿精忠力尽势穷,不得不请求投降。不久,尚之信也宣布投降,东南叛乱被平定。

同盟军相继降清,吴三桂知道大势已去。但他太想当皇帝了,于是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圆一下皇帝梦,同时也给属下将士打打气。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日,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可这皇帝当得太艰难了,他每日每夜都在战争失利的报告中遭受着煎熬。五个月后,他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发病而死。他的孙子吴世瑶继承皇位后,放弃衡阳,逃到了云南。康熙二十年九月,清军包围了昆明,吴世瑶走投无路,服毒自杀。长达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至此结束。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康熙帝处事果断、临危不惧,表现出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正确的策略,出色的调度,避免了国家的混乱和分裂。吴三桂在不该降清时降清,又在不该反清时反清,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成为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


下一节:康熙击退沙俄签署尼布楚条约

返回章节首页>>>皇太极建立清朝 从康乾盛世走向腐化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