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雍正文字狱:进颂言险丧命的进士邹汝鲁

时间:2017-08-07编辑:历史狂流

邹汝鲁,湖北省麻城县人,于康熙三十年(1691 年)中进士,初任知县,历升都察院监察御史、左佥都御 史。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外任奉天府府尹。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内调太常寺卿。

雍正五年正月,河道总督齐苏勒、漕运总督弗大有、 河南巡抚田文镜等相继奏报:黄河自河南陕州至江南桃源 约计二千里,水色澄清,毫无沙滓,“实亘古以来未有之嘉瑞”。于是,京师中的王公大臣联衔奏请行朝贺礼,雍正帝更是龙心大悦,说这是“上天、皇考之嘉贶”,钦赐文武 官员各加一级。邹汝鲁觉自己身为进士,又秩列卿班,逢此河清之瑞,理当格外表示庆贺,称颂当今的圣德,就兴冲冲地作了一篇《河清颂》,亲笔写成册页,进献给雍正 皇帝。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篇歌功颂德的《河清颂》,因为用的字眼犯了雍正皇帝的忌讳,差点儿丧了性 命。

正月二十九日,雍正帝向内阁、九卿等官员宣示谕 旨:“太常寺卿邹汝鲁进《河清颂》,内有‘旧染维新,风移 俗易’之语。朕御极以来,用人行政之事,皆效法皇考。凡朕所行政务,皆皇考已行之旧章,所颁谕旨,皆皇考已 颁之宝训,初未尝少有所增损更张也。朕已屡行晓谕中 外,大小臣功(工)无不知之。今邹汝鲁所云‘旧染维 新,风移俗易’,不知其出自何心,亦不知其何所指。所 移者何风?所易者何俗?旧染者何事?维新者何政?且 《书经》成语‘旧染污俗,咸与维新’,此处岂可引用耶?邹汝鲁前在奉天府尹任内,并不实心供职,诸事怠忽,声名亦甚属平常。来京陛见条奏数事,皆屡(属)荒唐不可 行之事,因转用为太常寺卿。朕见伊言动举止,知非端方 之人。又因伊弟纵用(容)家人生事,被参革职,伊心怀 怨望,形于颜色。今兹河清之瑞,朕并未令臣工进献诗文,邹汝鲁若不善文词,何必陈献?乃于所进册页内出此 悼谬之语,显系讥讪,甚属可恶!著交与九卿公同严审定 拟具奏。”(雍正朝《起居注册》) ,

刑部尚书励廷仪等九卿(即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尚书及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 卿)接谕旨,遂将邹汝鲁提到刑部大堂,共同进行审讯。励廷仪等问:“我皇上御极以来,凡所行之政,皆圣祖已行之章程,所申之令,皆圣祖已申之宝训,未尝损益更 张。屡降明旨,谆谆晓谕内外臣工,无不共知。你身为太 常寺卿,岂有不知的么?”

邹汝鲁供:“我圣祖仁皇帝为千古未有之圣主,今皇上用人行政,一一俱遵圣祖宝训,并无损益更张,那一个不知道。汝鲁因幼小时做文,皆以文武成康,重熙累洽,风移俗易,为治化之极盛,故信手写了这一句。伏念圣祖仁 皇帝久道化成,皇上率由旧章化行俗美,更有何待移易处?总是汝鲁荒疏久了,不通文理是实。”.

励廷仪等又问广今河清之瑞,皇上并未谕令臣工陈献诗文,你借端进呈册页,故用‘旧染维新,风移俗易’字 样,妄行讥讪。这明明是你因兄弟纵容家人生事,被参革 职,心怀怨望,何以你册页中就写出这样悖廖(谬)的话 来了!”

邹汝鲁乂供:“今河清献瑞,皇上并未(命)臣工献诗,但汝鲁叨中进士多年,又身列卿班,以数千年未有之 瑞,普天同庆,汝鲁独无一字进呈,脸上带羞,心里过不 去,因此虽自知荒疏,勉强也做;《河清颂》进呈的。至于我兄弟邹汝默纵容家人在家生秦,被参革职,汝鲁蒙恩 宽宥,在奉天具折谢恩。蒙皇上朱批教训详悉。汝鲁跪读之下,感激流涕。皇上天恩,实出格外,汝鲁岂有狗彘不如,反行怨望讥讪之理?且蝼蚁亦知其自爱其生,汝鲁岂敢萌此念头,自取万死。”

励廷仪等喝道广你今将所移者何风,所易者何俗,旧 染者何事,维新者何政,一一据实供来!”

邹汝鲁供道:“汝鲁原读得书少,又荒疏日久,伏见皇 上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黄河旧系浊流,一旦澄清,因记 得幼时所读《大学》‘章在新民’注有‘去其旧染之污’一 语,因是解释新民道埋,故信手写了‘旧染维新”字样。汝鲁原习《易经》,不曾读过《尚书》。若知道是《书经》成语,汝鲁虽下愚至贱,亦不敢悖廖(谬)到这田地。实非 有心引用,实无所指。”

励廷仪等又喝道:“若掩饰支荇,不吐实情,就要动刑严审了!”

邹汝鲁供道:“大人要刑讯,就夹死我,也是这话。我信手草率,文理不运,是我该死,有何辩处!”

经过再三审问,邹汝鲁坚供自己毫无“怨望讥讪”之 意。励廷仪等无奈,做出了如下判决:“査邹汝鲁屡受皇 恩,身为太常寺卿,不思报效,乃敢故用悖縻(谬)之语,妄行讥讪,情殊可恶,应将邹汝鲁革职,照诽谤朝廷 律拟绞立决。”于二月初六日奏请雍正帝裁定。

雍正帝看了奏报,于二月初八日传下谕旨:“邹汝鲁著革职,从宽免死,发往荆州府沿江堤岸工程效力。倘工费一时措办不及,先将库帑动用,于邹汝鲁名下追补。”(引 文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全宗档案·刑科史书》)


上一节:道士张明德:康熙九子夺嫡之争中的谋臣策士

下一节:筒子河浮尸案:牵连甚广的乾隆朝紫禁城内的自杀案

返回上一级>>>清宫秘闻:盘点清朝紫禁城的那些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