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太平天国致中国人口减少2亿!

时间:2017-03-31编辑:梓岚

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为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人口只剩下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只有4000万人直接死于战争,这是何等的残酷!

直到1911年,全国人口才恢复到3.4亿人。

对于太平天国致2亿人死亡这个观点,很多学者是不认同的。

主要观点有这样几种。

1、清朝的故意抹黑

太平天国战争确实造成了中国人口的减少,但是没有那么多。直接死亡战争的是4000人,而其他人死亡灾荒等原因。

之所以,后世如此评价天平天国,与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有关,把人口减少的原因直接安在了太平天国头上。

太平军确实杀人,但杀的是不合作的,甚至主要是不合作的有钱人,这跟张献忠在四川是一样地,为了就食和搜集财富。出格的杀戮不能说没有,但没有大范围滥杀。甚至站在满清立场的民众,只要不捣乱,太平军一般都不为难的。

但就像当年满清把四川人口减少推给张献忠,所以江南的人口减少后来也就扣在了太平军头上,这也是有“文化传统”的了。

清朝对历史真相的动手脚是卓有成效的,一如对明朝历史的涂抹,对比号称“文化工程”的《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就知道,乾隆搜集旧书整理国故为名,实际上是顺便销毁对清朝的诋毁。

夸张到什么程度?例如王夫之史学名著《读通鉴论》和《宋论》,所有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误称和一些比较犀利的说法,统统涂改。当然,王夫之这个大学者本身就有不合作态度,他理当是清朝重点审核的“当代作家”,但说明清朝对典籍整理的别有用心,也说明他们涂抹历史是有文化

传统的,对明朝历史,对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到太平天国,一脉相承。

2、曾国藩的杀戮

谭嗣同在湘军攻陷天京后约30年曾到金陵,道:“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另外还说记:“奈何湘军乃戮民为义耶?虽洪杨所至,颇纵杀,然于既据之城邑,亦未尝尽戮之也。乃一经湘军之所谓克服,借搜缉捕匪为名,无良莠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至,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若金陵其尤凋惨者也。”第一段是出自《上欧阳瓣疆师书》,第二段出自《仁学》,均见《谭嗣同全集》。

谭嗣同是曾国藩左宗棠老乡,但他没有给老乡打粉。他没否定太平军杀人,他说洪杨军所至亦“颇纵杀”,但“未尝尽戮”,没有屠城。可是在湘军收复之后,却“良莠皆膏之于锋刃”,并“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至”,“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入湘军”。说的再明白不过。

如咸丰八年(1858)四月,湘军李续宾部攻破九江,将城中近二万军民全部屠杀,李续宾的上司湖广总督官文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描述“城外勇冲杀而入,该逆(军民)无路可奔,号叫之声惨不可闻,自卯至午,歼除净尽……尸骸堆积,流水腥红”。

对于湘军屠杀平民,官文这样解释:“奴才等查九江贼窟已阅六年,万余之贼顽梗负固,其中决无善类,设有胁从之民,必早投诚,设计逸出”(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册)同时,曾国藩的湘军部将,水师总督彭玉磷还有诗为证:“直教戮灭无遗种,尸涌长江水不流”(《克复九江屠城》)。

清军对太平军俘虏的屠杀也是凶狠残忍,例如《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王崇武、黎世清译《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神州国光社,1954)记载了1862年5月13日《印度泰晤时报》发表的一封英国军人的信,信中说:“我跟一大群人去看清军屠杀俘虏的太平军,……这批俘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刚出世的婴孩,到80岁蹒跚而行的老翁,从怀孕的妇人,到10至18岁的姑娘,无所不有。”

“清军把这些妇女和姑娘,交给一批流氓强奸,再拖回来把她们处死。有些少女,刽子手将她们翻转来面朝天,撕去衣服,然后用刀直剖到胸口。这批刽子手做剖腹工作,能不伤五脏,并且伸手进胸膛,把一颗冒热气的心掏出来。

被害的人,直瞪着眼,看他们干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有很多吃奶的婴儿,也从母亲怀里夺去剖腹。很多少壮的男俘虏,不但被剖腹,而且还受凌迟非刑,刽子手们割下他们一块一块的肉,有时塞到他们的嘴里,有时则抛向喧哗的观众之中。”

所以说,打着理学孔孟之名的湘军才是真正屠杀江浙一带的主要凶手!曾国藩被誉为“剃头”难道是白叫的吗?我们还可以看他本人的说法,绝非浪得虚名!

所以说,为了攻城掠地,想不杀戮是不可能的。而当时江南所处富饶之地,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军,几方都在打打杀杀,各地的死伤是惨重的。可不能都归结于太平军,不负责任的拿日军侵华来比喻,简直就是荒谬了。